文明县城和谐宜居,实践站所多姿多彩,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去年以来,元氏县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工作主线,依托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力量,组织开展“双争”系列主题活动、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等,让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元氏落地生花。
抓住节点 营造文明新氛围
近日,元氏县王全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片欢声笑语,以“学雷锋 送温暖”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在这里开展。
“村里时不时就会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给我们剪头发、检查身体,今天大伙儿一块儿吃饺子看表演,真不错。”前来参加活动的老人激动地说。据介绍,本次活动由该县王全口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县红烛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现场设置了义诊、义剪等活动,敲锣打鼓、健身龙、抖空竹、歌曲、舞蹈等精彩演出更是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喝彩,让居民切身感受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关怀。
在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是该县推动“双争”活动走深走实的重要手段。去年以来,该县聚焦“一老一小”两类特殊人群,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在因地制宜扩大养老互助便民服务和青少年兴趣培养、关爱看护上,打造“邻里帮帮乐”文明实践品牌主题活动,持续为居民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村委会在执行村规民约的过程中,要以服务村民为导向,而不是以惩罚为目的。这样才能让村民从内心认同村规民约。”去年,元氏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双争’有我·咱村的那些事儿”村规民约故事讲述活动,该县东张乡东富村村委委员李静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本村村规民约制定和推广过程中的感人事迹。据介绍,本次活动以“双争”活动为引领,组织县内108个村的党员干部、新乡贤、教师、返乡创业者等,通过乡镇、村两级评选,历时4个月,选出15位选手参加县级讲述活动,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与村规民约紧密相连的点滴故事娓娓道来,全面展现了元氏县在“双争”活动、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领域的丰硕成果与积极变化。
此外,该县还在“三八”妇女节开展“鲜花送给文明出行的她”活动,在劳动节开展“致敬环卫工人、礼赞光荣劳动者”文明实践活动,在端午节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去年以来,该县以双争活动为主线,聚焦文化文艺展演、移风易俗倡导,志愿服务拓展等文明实践主题,广泛开展双争系列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达1万人次。
选树典型 引领文明新风尚
走进元氏县铁屯村,干净的庭院错落有致,美丽的环境清新怡人。“真是大变样了,以前村里脏乱差、邻里矛盾多,现在从后进村变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乡风文明的先进‘典型村’哩!”说起村里的变化,该村书记闫静波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该村的变化得益于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
2024年,该县将评选先进典型作为工作重点,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命名文明单位69个相较去年增加8个;文明乡镇15个已达到100%,与去年持平;文明村(社区)182个,相较去年增加11个,全县文明村(社区)比例已达到84%;文明校园21个,相较去年增加2个;文明家庭24个,相较去年增加8个。
打造阵地 构建文明新家园
近日,在元氏县前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前营孝道活动中心联合举办“学雷锋 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为村里老人提供了孝道助餐、爱心义剪、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让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美德蔚然成风。
理论宣讲小分队走进群众宣讲党的声音、志愿服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随着元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正在该县广泛展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文明创建越来越有活力。去年以来,该县开展各类宣讲290次,志愿服务活动198次,文化文艺活动425次,累计惠及群众8万余人。
加强督导 文明之花全新绽放
在元氏县,干净整洁的县容县貌,和谐有序的道路交通,正能量的公益广告,热情善良的志愿者……行走在元氏县的大街小巷和乡镇农村,满眼整洁清新,一派和谐文明的新气象。
去年以来,该县先后召开了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推进会和培训会等各类高规格会议,动员所有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创城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争做文明市民、共创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同时,该县还对创城单位分包点位进行实地督导检查,发现问题65个,下发工作交办卡督促改进,助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
今年,元氏县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利用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选树典型,加强农村调研力度,探索和美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石家庄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