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贵阳贵安深耕乡风文明沃土,破陋习、树新风,创新推出村规民约、村寨管家、积分制等治理举措,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这段时间,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的“村寨管家”正在走村入户,普及用火安全知识和垃圾分类知识,同时,也不忘挨家挨户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这支由镇政府专班、村干部、党员先锋、寨老贤达等组成的多元共治队伍,已成为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力量。


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村民 黄小琼:以前办红白喜事大家都喜欢攀比,花费也比较多,现在好了,有他们的宣传和引导,大家都理性对待,有了改变,不再盲目跟风,既节约了开支,也减轻了负担。


移风易俗是提升乡村文明的关键之举。自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花溪区燕楼镇谷蒙村通过组建“村寨管家”队伍,有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生根。作为农村“五治”的创新实践载体,“村寨管家”队伍正逐渐在各地推广普及。


花溪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张海军: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花溪区特色,持续打造文明实践品牌,我们今年准备打造“文明课堂”“八个有礼”的文明实践品牌,其中就有“乡风有礼”,提高人民群众对文明新风的知晓率,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率,助力乡村振兴。


移风易俗,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贵阳贵安创新推出“文明新风积分制”,将红白事简办、垃圾分类、邻里互助等移风易俗重点事项纳入积分体系,以“行为存折”形式记录村民文明足迹。在贵安新区马场镇滥坝村的积分超市,货架上陈列着多种可兑换的生活日用品,标价均为文明积分。


贵安新区马场镇滥坝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曾凯:我们以前推行的是垃圾积分兑换制,现在我们结合文明积分兑换,很大程度上在村规民约的基础上,老百姓对所有工作的开展、乡村振兴,环境整治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小积分汇聚大文明,贵安新区马场镇已在平寨村、烂坝村、七星湖社区等5个试点,推行文明积分制管理工作。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同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筑牢根基。


自2021年实施农村“五治”以来,贵阳贵安制定印发一系列工作方案,贵阳贵安996个行政村红白理事会,通过坝坝会、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共同商议,细化婚丧事宜办理内容,构建起移风易俗有章可依的框架制度,有序、有力、长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见效。


在观山湖区民政局10对新人携手迈入婚姻殿堂,共同许下爱的誓言,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尚。


贵阳市婚姻收养登记服务中心副主任 杨璇:我们这次活动是坚持农村“治风”与婚俗改革同题共答,倡导文明健康婚俗新风。结合贵阳贵安特色,选用重点节日和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婚俗改革主题宣传活动。下一步,我们也将继续结合我们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婚俗宣传的活动。


如今,在贵阳贵安,以“两书一约一会两榜”为基础的基层治理和乡风新貌变化显著。接下来,贵阳贵安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之以恒开展农村“治风”工作,让文明新风既“吹进门”更“扎下根”,为乡村振兴凝聚蓬勃力量。

记者/何旭 蒋莎莎 冯德稳

编辑/何冰雪 责编/杨青青 审核/张薇 终审/曹钦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