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校”“我的家”“我的青春”“我的回忆”……张博文(网名:摄影师-蚊子)没想到,他用穿越机拍视频“帮父母找回忆”,竟引起那么多人关注,1个月的时间,他拍“冰城老地方”的视频作品累计收获近80万点击量。
在这位“80后”摄影师的镜头中,位于香坊区的“木材厂”老厂区里威风的水塔仍在,但已高不过周边的现代化楼群……这些视频作品戳中了很多人心底的那分柔软,也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城市变迁,带来了无限憧憬。7日,张博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带父母重温青春岁月
张博文迷上穿越机几乎是一瞬间的事。“我一直喜欢自己动手组装、修理东西,特别享受DIY带来的乐趣。那天突然刷到一个穿越机拍摄的短视频,瞬间击中了我。”张博文说,从那以后,他开始组装穿越机拍城市。
张博文的父母是“木材厂”老职工,上了年纪后,老人总爱讲过去的点点滴滴。“小时候,父亲常带我去厂里,厂区里堆成山的大木头,一眼望不到头。厂里的叔叔阿姨们还特别重感情,大家就像一家人,温馨相处。”张博文说,父母日渐老去,对往昔岁月的眷恋愈发浓厚,他就想到用穿越机带父母再去看看“老地方”。看了视频,父母湿了眼眶,这也触动了张博文,他干脆把作品发到了网上。很多父辈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我是XX车间的XXX,你们还好吗”“一辈子的记忆”……大家真情流露的质朴话语,相互感动着。
“冰城老地方”唤醒记忆
张博文拍“冰城老地方”,引来了网友“点题”,应大家要求,他先后飞拍了一些老厂区、老家属区、老校区。
拍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难题就是历史资料的收集,此外,复杂环境给穿越机拍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张博文说,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捕捉到一个独特的镜头,他常要操控穿越机在狭窄的通道中穿梭,突然袭来的强风是最大风险,他得凭借经验、冷静判断应对。为了克服困难,张博文根据不同拍摄地的特点,采用无人机、穿越机双视角结合的拍摄方式,既保障了拍摄安全,又为观众带来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从拍摄素材到最终发布视频,张博文摸索出独有的剪辑思路。“拍摄前,我会针对每个主体构思,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其历史背景,目的就是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年的场景。”
网友们在评论区留下了许多深情的留言,其中一条关于“木材厂”水塔上五角星的留言,令张博文印象最深:“闭雷针上的五星是用镀锌铁拉带做的,安装的时候很紧张,历经几十年了它还在!”令人感动的是,许多老同事在评论区重逢,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家住708”“我妹妹家在709”“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眶湿润了,这种跨越岁月的友情无比珍贵”“这是我们家两代人工作过的地方,曾经辉煌的亚洲第一大厂国营香坊木材综合加工厂”“我们从青春到夕阳,当年辉煌让人难忘,现在是永远的回忆”“感谢摄影师,让我看到了从小成长的地方,满满的回忆”……有的网友甚至还发了自己18岁时进厂的照片,说那里有他们最珍视的青春。
心底永远留给辉煌
“从0到80万,这个数字太令人震惊了。我没想到那么多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喜欢,这份认可也成为我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张博文说,“这些‘老地方’留存着时代的生动写照,记录了城市的变迁,更是哈尔滨历史的宝贵财富。每次拍摄前,我会做案头工作,了解这些‘老地方’曾经的辉煌。一路拍下来,我越来越感动,作为哈尔滨人,我为我的城市骄傲,哈尔滨人最柔软的心底永远留给辉煌!”
张博文告诉记者,未来,他计划继续拍摄类似题材的视频,并专注于记录家乡的变迁。“哈尔滨是冰雪王国,也是飞速发展的大都市,我希望通过我的视角,让更多人了解哈尔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毕博
照片和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奕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