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方美学的设计理念,赋予家新的价值。
春林初秀,许多人心慕山水丽景,春山行旅便成了一种寻常,无一不是对美的归崇。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当这一切审美的情趣生发到生活之中,便演变成了人们对居室的营造。
一几一案,一床一榻,人们对生活的审美,随着时间与空间的结合,变成了心与物之间的观照,于是院落赏石,茶饮家具,成了美的载体。审美,是一种自觉,正如春来之时,案有瓶花,一室之中,有如春在。
中国有诗谓:「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天地之美,用取在我,先人以深情之言,告诫我们当体物入微,珍惜每一个绚丽的当下,古人折枝入瓶的心境,直到今天还丽影在目,它演变成了时下之插花,或繁密,或清疏,平淡自然,如花在野。
瓶花之美,错落于案头,摇曳于几上,沁幽于室中,阵阵幽香之中,仿佛透着宋人余韵,精致与画意丛生。
崇尚自然,是人的天性,那些山水诗词,山水笔墨,写尽了中国人一生所愿。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言:「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山水间毕竟是最理想的境地,古往今来,少有人能实现,于是这样的理想,变成了一方小院,几许深庭。
审美是不自觉的,「误入藕花深处,沉醉不知归路」。但审美又是自觉的,若有一天,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有关中国曾信守过的生命理想、美的规则,我们心头也许会满生欢喜,庆幸生活在一个拥抱美的国度。
中国的美术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一部器物史。青铜器,佛造像,陶之拙,瓷之净,鼎炉瓶彝,文房小件,它们组成了中国美术史的皇皇大观,而当这些美投射于家具之中的时候,生命便多了审美的亮光。
人们常说「人生一世,座中半百」,一室之中,若有精美的家具相伴,便可「一日当两日」,生命的宽度和广度,便于无形之中得到了延伸,这大概是美的另一种力量。
說明|本文为诗意生活美学编撰,僅限交流學習,不做商用,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