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延迟退休的实施,社保缴费政策也有不小的变动,不少人也因此有不少疑问:

  • 社保缴费满15年后,可不可以不缴费?

  • 要退休了,缴费没有满15年怎么办?

  • 缴费15年和20年有什么区别?

  • 怎么算自己的养老金?

今天就和大家说道说道!

养老金缴费15年和20年有什么区别?

先说说为什么缴费满15年可能不行,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只要在职,就必须缴纳社保,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如果在职不交的话,所在单位/公司就涉嫌违法。

第二个原因,从2030年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开始逐渐延长,到2039年将提高到20年。

第三个原因,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养老金替代率比较低的当下,缴费年限越多,能领的钱也越多。

这一点我们来展开说说。

根据相关规定,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一般有两个组成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意

具有视同缴费权益并建立了视同缴费账户的参保人,在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的基础上,再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看完以上公式,有些小伙伴估计眼都花了,没关系,马上给大家举例看看。

老贾

2024年3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可以申领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15年,无视同缴费,缴费基数按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020年前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平均缴费指数为0.6。个人账户存储额有9万元(含利息)。


2024年3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和贾叔叔同等条件下缴费,但缴费年限为20年。


缴费年限延长5年增加的个人账户部分将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中,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计算相应的利息的。

就从基础养老金来看,缴费20年的比缴费15年的,每月就可以多领:

1444.48-1083.36=361.12元。

我还是是不懂,平均缴费指数为0.6,是怎么来的?

看到这里可能大家对这个“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指数”有点难理解。

▷ 假设没有视同缴费的情况下,非常简单地来说,如果你每月按4800元工资参保缴费,当时相应的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2020年前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则缴费指数=4800÷8000=0.6。

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就是每月的“缴费指数”之和÷缴费总月数。

当然,每年的月缴费工资和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都会有所调整,具体再以实际来计算,以上仅用于理解~

从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养老金计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原则。即缴费年限越长,基本养老金就越高,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如何测算自己的到手养老金?

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某位青岛月薪5000元的男性,43岁才开始缴纳社保,到63岁退休时正好缴满20年。那他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根据显示,2023年度青岛的平均工资为7910元/月。

另外,还需要假设几个参数,工资增长率和个人账户记账利率,通常都填入3%,方便计算器计算。(这个是预估数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养老金测算:

第一步: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找到“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测算”。


第二步:输入测算信息,点击测算。

第三步:查看测算结果。

可以看出,如果月薪5000元,只缴满20年社保,以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约为3794元。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人其实在刚参加工作时就已经开始缴纳社保了。

例如,以一位30岁月薪5000元的青岛男性同胞举例,假设他24岁就参加工作,现已经工作6年,账户中有了6000元养老金,在退休时他已经缴纳了整整40年的养老金,简单测算的话,他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如下:


(注:这个计算器只是根据假设数据,推算出最终退休金。实际情况,可能和推算的会有差别。因此,举例仅供参考,每个人的养老金根据当地工资水平、缴费年限、缴费档次的不同而不一样。)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觉得有用,记得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哦!

来源:银发产业研究

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杨欢

一审:缪军;二审:官卿梓;三审:李艳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