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经来到了4月,中国版的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了一个季度,部分职工已感受到了“威力”,有人延迟了一个月,有人则延迟了两个月退休。
对于大部分职工来说现阶段的法定退休年龄延迟并不是必选项,因为根据延退的配套政策——弹性退休制度规定,职工可以申请提前退休,最多提前三年且不能比延退实施前还早。
比如,一位出生于1972年9月的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2岁,他可以最多申请提前2年退休,也就是还是在达到60岁的时候便领取养老金。
不过,想要领取养老金不只是需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根据规定提前退休,还要满足与养老保险缴费有关的要求,即至少缴费一定的年数,也就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
长期以来,我国的养老保险规定只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了便能领取养老金,但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最低最低缴费年限跟着延长,从15年逐步过渡到20年。
当然,不是立马就变成20年的,相比于延退,最低缴费年限的延长更加缓慢,给了五年的过渡期,从2030年正式开始延长,每年加6个月。比如,2030年退休需要满足至少缴费了15年6个月方可领取养老金,2031年退休时为至少缴费满16年,以此类推,直至2039年的20年。
那么1970年以后出生的男性职工,是否受到延长最低缴费年限的影响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971年1月至出生的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1岁7个月,要到2032年8月达到,那时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6年6个月。换言之,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退休的话,所有1970年后出生的男性职工的最低缴费年限都在15年以上。
与此同时,1976年3月及以后出生的男性职工则要到2039年1月及以后退休,此时的最低缴费年限已经延长至20年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类职工的最低缴费年限在16年6个月至20年之间呢?
不一定,大家别忘了,前面我还讲过可以申请提前退休的。还是以1971年1月出生的男性为例,法定退休年龄延长1年7个月使其要到2032年8月退休,申请提前1年7个月可以让其在达到60岁,也就是2031年1月的时候就退休。
这么做的好处不仅是能够早点领取养老金,而且最低缴费年限只需要16年就可以了。
我看了一下,大部分的70后男性职工都能通过申请提前退休或多或少缩短最低缴费年限,不太会需要达到当下制度里规定的至少20年。
不过,如果出生于1979年1月及以后,那么无论如何至少得缴费20年以上才能领取养老金了。因为哪怕顶格申请提前3年退休,这类职工也要等到2039年1月之后领取养老金了,而从这一年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目前公布的延迟退休政策并不是永远执行下去,参考国外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定退休年龄会越来越迟,很多发达国家是65岁以后,如美国是67岁,日本快接近70岁了。
既然法定退休年龄会延得更多,那么20年的最低缴费年限同样不是终点,未来可能变成21年、22年,甚至25年。当然,这离我们很远,也许是90后、2000后才会经历的“延退政策2.0”。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第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