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
开屏热搜放大镜闪亮登场!在这里,开屏新闻记者将落地热点新闻,深入挖掘热搜背后的新闻故事。每天5分钟,和开屏新闻一起一览昆滇爆款话题,开启精彩探索之旅!
今天是4月9日,截至16时,昆明热搜榜前五分别是:
1.云南省考成绩 2.云南绿化带不敢种薄荷是有原因的 3.上班暂停有事去云南一趟 4.云南的空气是香的 5.云南咖啡凭什么征服全国游客
其中由春城晚报主持的话题#昆明街头大花月季迎风绽放##和自驾游阿姨苏敏一起旅居云南#等热度也在持续攀升中。
近期,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持续飙升,品牌金店的高昂工费让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然而,一种新兴的居家打金潮流正在年轻人中迅速兴起,他们通过购买打金工具,在家中自制黄金饰品,既节省了成本,又满足了个性化的需求。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居家打金相关内容热度不断攀升。小红书上关于“打金工具”和“金条DIY”的搜索量激增,相关笔记已超过1万篇。许多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打金经历和作品,引发了广泛讨论。网友表示:“以前觉得黄金土气,现在自己动手打,真香!既省钱又有成就感。”还有人调侃:“本手残党看了也想试试,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说不定还能靠这发家致富。”
然而,也有不少网友对居家打金的安全性和专业性提出了担忧。有网友指出:“打金毕竟有风险,技术不过关容易损耗金子,还可能有安全隐患,大家别盲目跟风。”
24岁女生尝试“自助打金”:比品牌店省千元工费
“黄金是富时的首饰,也是穷时的盘缠,但我想让它多一层意义。”24岁的昆明女生小陆(化名)举起手腕上47圈口的金镯,内侧刻着专属的姓名字母。这份毕业后的“第一笔存款”,是她送给自己的特殊礼物——走进打金工坊,用30克金熔炼成市面上难寻的小圈口镯子。
“跑遍昆明所有金店都找不到47圈口的手镯,最后在小红书刷到可以DIY打金的攻略。”小陆告诉记者,循着这条线索,她辗转找到藏身巷子里的夫妻打金店。
狭小的工作间里,火枪喷涌的热浪让人大汗淋漓。店主将小陆带来的黄金熔成液体,在制作过程中老板会承担金饰加工过程产生的损耗,她在老板指导下尝试捶打初具雏形的金条,“才敲了十分钟手就酸得发抖,最后还是老板接手了。”
这场“半自助”体验最终花费200多元,包含工费、刻字和两个赠送的黄金手机贴。记者了解到,市面上大品牌店的同克重手镯仅工费就要1500元甚至更高,但自己体验不仅过程有趣,工费也节省了很大一笔钱。小陆告诉记者,老板还提醒她使用平台优惠券:“听说他们干这行很多年了,就是店铺位置太难找。”
当被问及是否敢使用火枪操作时,她笑道:“熔金这种技术活我可不敢碰,但看着烧红的金子变成手镯,就像见证魔法。”不过小陆坦言不会购买家用设备,“偶尔体验是浪漫,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如何成为DIY打金高手?来看这本“速成秘籍”
“当时凌晨两点,将金水用油泥压进模具的瞬间突然‘咔’的一声——炸金了。”回忆起第一次自制黄金戒指的经历,阿宁仍心有余悸。阿宁在2025年开始接触居家打金,目前已经成功打出四五件自用金饰了。随着居家打金热潮席卷社交平台,这位数次自己熔炼黄金做首饰的DIY打金“老手”,向记者分享了新手打金的几点关键。
阿宁告诉记者,若温度把控不好,最基础的一步——熔金,都无法成功。温度不够高有很多外部因素,最先自查的应该是喷火枪是否功率不够:“淘宝有卖打金套装,套装中的火枪是普通金属头,有时无法烧出高温;最推荐的是纯铜制喷火枪,才能把黄金熔成金水。”
“其次,烧模具不是简单加热,要烧到红透才能不翻车。”面对记者展示的残缺金饰样品,阿宁举起一个焦黑的石膏模具:“很多人失败就败在心急。火枪离开后模具必须持续通红15秒以上,内部热量才能均匀传导,否则金水还没填满水路就凝固了。”
针对网上关于高损耗的困惑,阿宁掏出一枚15克古法戒指雏形展示:“这枚戒指实际投料23克,多出的8克不是浪费,而是给塑形留足容错空间。”她指着桌角收纳盒里的小金粒说:“这些‘边角料’我都存着,攒够5克就能熔成新料,比反复返工更划算。”
当记者问及“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阿宁展示起不同的油泥罐子:“蓝色标签是全新油泥,黄色(标签)是用过两次的,红色(标签)罐子必须报废。”她捏起一块干裂的红色油泥轻轻一掰:“用油泥把金水压进模具的瞬间爆开了,金水四溅就叫炸金。而炸金原因百分之八十离不开油泥的问题,加上石膏模具没烧透、压得速度太快、角度不对等因素,使得模具内部蒸气外顶就会炸金。这种过于干燥的油泥强行使用,模具受力不均导致瞬间开裂,就会有炸金的风险,若是用现在的金价来对比,0.5克炸金都相当于炸没了一顿火锅钱。”
比起炸金,更危险的事情是封闭操作导致一氧化碳中毒。阿宁指着排气扇严肃地告诉记者:“有次我头晕恶心才发现窗户没开,现在每次开工前都要拍视频检查通风——黄金有价,人命无价。”
“每次看到新手自己在家没有防护打金,炫耀‘省下工费’我都捏把汗。”阿宁摩挲着左手背上的烫伤疤痕苦笑道:“真正的成本不是金料,而是满手烫伤和这些安全设备。”她身后,急救包、排风机构成了一道特殊风景线。在采访中,阿宁告诉记者,还有许多细节问题来不及说明,如果真的想打一副自己的首饰,最好还是去有DIY体验的打金店,比起自己在家操作要安全许多,且成功概率是百分之百。
昆明首饰店“打金体验”火了,老板谈谈居家打金的那些事儿
记者联系到一家位于世博花鸟市场的祥瑞首饰加工店,除了普通的业务外,也为顾客提供打金体验服务。该夫妻店的老板苏苏和王伟从事首饰加工行业已超2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苏苏介绍,她和丈夫早年在广东为香港老板打工,后来回到昆明自己开店,这家小店至今已有11年。店铺业务广泛,涵盖足金、k金、铂金等多种材质的首饰加工,还有钻戒镶嵌、翡翠珠宝定制等。为了让顾客放心,店内将黄金加工安排在楼下,操作起来透明公开;楼上则进行k金、银饰等加工。
店内投入的设备成本也超过20万元,店面不大,但专业设备一应俱全。苏苏告诉记者,在家打金很难达到这样专业设备的效果,款式局限,也不易于收集制作时的边角料。记者发现,如果在网购平台淘宝输入“打金设备 居家”等关键词,许多网店会出售打金所需的器材套组,记者在销量第一的链接中发现,链接里分别有六种倒模套装、两种手工套装、七种验金套装,价格由低到高不一,月售超过六百件。
记者询问店铺客服了解到,店里最便宜的套装是62元,只包括火枪、油泥、耐火板,还要自己购买模具、石英碗、锉刀等。链接评论区中好评差评参半,有的好评表示能够打一些简单首饰,而有的差评表示没有基础的教程,导致操作不当失败等。苏苏看着网店的打金套组向记者分析:“这个配备的喷火枪就不好用,功率太低,金子烧不化的。”
在祥瑞首饰加工店里,顾客不仅能购买成品首饰,还能参与到打金过程中,体验亲手制作首饰的乐趣。苏苏表示,打金体验近期渐渐热门,店里最多能同时容纳三四位顾客。制作一件首饰的时间因复杂程度而异,做一个戒指需要1—2个小时,手镯则需2—3个小时。工费算法也和款式的复杂程度挂钩,戒指加工费10克以内300元/件,10克以上30元/克;吊坠10克以内400元/件,10克以上40元/克,加工损耗由店铺承担。顾客选择自己打金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省钱,有的是追求体验感,还有的是出于好奇,针对这类想要体验的顾客,苏苏和王伟也提出有一百元打金体验版套餐:自带简单的模具、油泥这种消耗品,可以使用店中的专业设备,老板提供专业指导,既安全又省事。
在采访中苏苏告诉记者,他们店铺也曾遇到过顾客想尝试自己制作首饰不进行任何打磨、雕刻的情况,这种加工形式可能不够精致,但别有一番意义,且没有损耗。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个性化的消费体验。苏苏表示,未来店铺会考虑加大DIY打金业务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打金体验中来。
居家打金安全提示
对于当下讨论度颇高的居家打金,苏苏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居家打金如果以玩的心态去尝试是可以的,但在专业度和精致度上,与专业加工店相比仍有差距。居家打金使用的工具相对简单,通常只能制作一些简单款式,而且居家打金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炸金现象,金属喷溅容易导致烫伤,因此务必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手套。
此外,防火也是个大问题,苏苏建议在家打金时准备小型灭火器,最好选择在厨房操作,并提前清理周围易燃物品。
今天的“开屏热搜放大镜”之旅告一段落
明天同一时间
开屏热搜放大镜
继续和你一起探索更多昆滇精彩!
策划 王云
统筹 何晓宇
开屏新闻记者 孙嘉辰 邓莎莎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审 高伟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