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无法承载过剩的“游戏梦”时,网游行业就成了一戳就破的泡泡。

“工作做到了问心无愧,也是逃脱不了被裁员。”在网戏行业深耕十多年的游戏测试工程师3S(化名)感叹道,“没有被‘优化’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就把它当作一种体验吧”。

近年来,网游行业乘着“孤独经济”的东风迅速发展。2015年,腾讯推出手游《王者荣耀》,它凭借独特的MOBA玩法迅速成为了现象级国民手游,与之同时期吸粉无数的手游还有《阴阳师》《炉石传说》等。现在,《王者荣耀》依然是腾讯营收的支柱,但《炉石传说》已经失去大部分玩家,《阴阳师》也躲不过流水腰斩的命运。

爆款网游实属少数,大部分网游即使能撑到立项成功也难以创下高额营收。在这背后,是大批为项目殚精竭虑的从业者,他们的收入与产品营收紧密相连,受网游企业项目增减影响,从业者们始终生活在“马上被裁”和“被裁”的阴影中。

昔日辉煌

3S毕业的2013年,正值网游产业的辉煌时期。

这一年,中国网游市场销售收入达831.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2012年)增长了38%。其中,得益于智能终端设备的成熟,大量轻资本团队涌入手游市场,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市场销售收入比2012年增长了246.9%,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腾讯、盛大、搜狐畅游、完美时空、金山、巨人等游戏公司在网页游戏和手游领域战绩极佳。

3S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被称为游戏界“黄埔军校”的网游公司。3S说,自己在大厂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无形中给自己镀了一层金,后续找工作跳槽可以说相当顺利”。

回顾自己刚刚入行的时光,3S说,工作后的5年内,跳槽是非常容易的,“甚至猎头主动联系到我,让我去面试,而且面试几乎没有败绩”。

即使2018年到2020年期间,网游行业迎来调整,版号政策逐步收紧,头部游戏企业也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反而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短暂的波动之后,网游行业又迎来了“黄金时期”。

2020年,由于室内娱乐需求的激增,叠加“元宇宙”等新潮概念的萌芽,网游行业收入激增,行业内融资并购现象频发。据InvestGame年度报告,2020年,网游行业的总投资达664笔,总价值达到了336亿美元。

小运(化名)便是此时入行的,他说,2020年前后,游戏工作室扩张速度很快,储备项目也有很多,他接触的第一个项目轻轻松松便挤进了畅销榜前十。

企业“断臂求生”

好景不长,越来越多企业发现大规模投资无法换取实际收益,遂选择用“断臂求生”的方法谋取生路。

2023年,小运便发现陆陆续续有同事开始离职,各类开发中的项目也被关停。他自己接触的游戏项目也面临着收益难题,“即使是发布首日也很难挤进前十”。

就在这一年,3S所在的网游大厂也不容乐观。她发现,朋友圈和抖音上各种都是离开老东家的信息。作为从业者,她也会看到各种大环境不好,行业迎来裁员潮的新闻。“领导也会跟我们说让我们珍惜工作,奖金也少了,说是现在都在降薪裁员,我们不降薪说不过去。”3S回忆道。

据DataEye研究院统计,2023年年末至2024年年初,网游行业迎来裁员高峰。其中,仅2024年1月,动视暴雪裁员1900人,Unity裁员1800人,拳头游戏裁员530人,Twitch裁员500人,创下两年来的单月裁员最高记录。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子游戏行业裁员10466人,2024年,这一数字继续攀升,达14639人,同比上升39.9%。

2024年7月,在3S即将迎来35岁生日的时候,她也被通知裁员。

3S说,她忽然有种被放弃的感觉,“虽然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是看到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换来的是这个结果,内心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从事这份工作以来,最让她厌烦的便是职场的无效加班和表演性加班。“我虽然35了,但是依然不适应,我感觉是浪费生命,所以最后我被裁员了,因为我不加班么?可能不是,每一次加班的时候我都在。”身体熬完了,头发白了、少了,最后的结果却是裁员,那种心情可能只有努力工作过的人才能感觉到,3S说。

“无效加班”的背后反映了网游行业缺乏增长动力。一项由GDC(游戏开发者大会)主导的大型调查显示,2024年,有41%的网游行业专业人士受到裁员浪潮的间接影响,有11%的游戏开发者遭遇裁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行业趋势变化和企业重组。

微软游戏的首席执行官菲尔·斯宾塞曾经提到,网游行业增长速度严重放缓,“这比通货膨胀慢,比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长都慢,这意味着游戏的相关性相对于其他娱乐形式和类别同比之前有所下降。”他认为,如果没有增长,企业成本就会受到严格审查,面临更大挑战。

主动面对还是躺平?

在与“产经在线”的对话中,几乎所有网游从业者在被辞退后都试过寻找新工作机会,有人入职后继续遭遇“被裁”,有人则持续碰壁。

一位从业者向“产经在线”描述,“网游行业的工作生态已经十分差劲”,就他个人经历来说,加班、反复修改内容、关项目、被裁已经司空见惯。

面对这些,从事游戏策划行业十年的辰辰(化名)即使转行,也未逃过被裁的命运。2022年,他预感到游戏行业会迎来变动,遂平薪去转行做了to B端的产品经理,“两年后跳槽的时候发现B端也不太行,就降薪5000跳回来做游戏”。再次面临裁员的时候,辰辰坦言,自己已经疲惫了。

辰辰目前在创业开快餐店。他说,在自己32岁这一年,要重新开始做事业,“包好吃的包子,开包子铺赚钱”。

3S则选择继续深耕游戏行业。在裁员之后,她与几位好友合作开发了微信小游戏。但由于个人开发太费时间,原本1个月可以完成的工作,他们用了6个月,导致错过了风口期。

于是,她选择继续投简历。3S发现,很多公司在收到简历后,最终已读不回。有的HR善意回复:“您与我们的岗位不匹配”。35岁的3S在找工作时总会有种被时代抛弃的“羞耻感”,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她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也入职了,薪资虽小幅度降低,但是工作内容是她喜欢的。

“但是被之前公司裁员的伤,可能好了也会留下一个浅浅的疤痕,下雨阴天依然隐隐作痛。”3S说。

直到现在,网游行业的裁员潮也未曾停止。行业分析师Matthew Ball说,“这场危机是过去十年增长模式的总清算”。

就连曾经靠《原神》年入数百亿的米哈游,也在对团队进行调整。网游行业正经历着从拼“量”到拼“精品”的转型阵痛,他们也将面临同从业者一样的选择:是转型还是深耕?

无论何种选择,如前索尼高管Chris Deering所言:“一旦你下了车,再赶上就会更难”。


作者:杨幸

监制:张剑

编辑:李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