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688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曲江池西路上粉樱团锦,望之如云蒸霞蔚;大雁塔下落花吹雪,仿佛走入唐时之春;环城公园内春色如瀑,繁花抱枝点衬青绿……这是春日芳菲的曲江之景。

景色之下,曲江的春日叙事也书写出格外吸引人的“赏花经济”美学。

据西安曲江旅游数据,清明节假期,曲江迎来了五湖四海的游客,94.48%的游客选择来曲江观光游览,欣赏春景。可以说,踏青赏花,已经成为曲江春日文旅繁荣发展的创新“密码”之一。


花影漾出“经济涟漪”

清明节假期,一场郁金香展,让兴庆宫公园迎来了络绎不绝的赏花人。烂漫花海直接带动文旅热,更将“花景”变了“花样”:花展、花市、文创市集……不断拓展的“花边”,正构造着文旅经济消费场景。



事实上,兴庆宫这样将踏青赏花活动拓展为多维度“立体模式”,正折射曲江的“花经济”涟漪

在大唐芙蓉园赏花的游人,也许会租一身汉服和满园春色合影;在城墙角下赏花City Walk的人们,也许会捎上一杯咖啡特调;去曲江池沿线路段打卡红墙樱花的市民,正好顺路前往位于曲江池东路上的金地广场,“边吃饭边选照片”好不惬意……

“赏花经济”构造出的场景,已然从单一的观光旅游促生出多元复合的消费生态,增强着游客们的春日体验。


不仅是赏花消费场景的“立体”拓展,文旅产业链条也有了融合延伸。“赏繁花、饮鲜茶、趣露营、看演出”……人们因花而行,脚程往往不止于花,短暂的花期引起的瞬间打卡好心情向着深度体验的好意趣转变,往往带出“一地多景”的涟漪效应。

譬如,前往杜邑遗址公园打卡繁花玉兰的时刻,想在宽阔的草坪上“打个滚儿”、去树荫下“困个盹儿”,总是转瞬而生。因此来一场露营、放一次风筝,一整个下午的“驻足”就演变成了沉浸的放松体验。


当然,面对游客的热情,曲江的文旅产品也迭代更精细。处在西安市内的公园景区主打“City Walk”,沿山风景区则主打“进山游”“缆车眺望花景”,不同特色的风景区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文旅产品的同时,西安城市观光车也开发了“樱花专列”线路,差异化与多样态创新的配合运营,赏花游就有了热潮“基本盘”。


可以说,这场繁花盛宴,为曲江的文旅经济“花开四季”注入了春和景明的好开头,更强调着“春花夏荷、秋叶冬雪”背后丰沛的文旅资源,书写曲江全季“旅游热”的序章。

从一朵花到一座城

释放“赏花热”乘数效应

“花经济”所撬动的文旅经济热潮,也在实践中不断雕琢着曲江城市文明。

赏花游也是生态游,慕名而来的市民游客呈现着都市生活中对感受真实自然的渴望。当春花在车水马龙与高楼大厦的“城市景观”中迎风而动,“一朵花”的情绪价值就彰显出一座城的品质与温度,而“春日赏花画卷”,也成为曲江协同生态与经济共进的城市侧写。


当人们开始想象“花海”,其实感受的是对公共审美空间的理解与想象。在曲江,关于花的想象多了一份文化底蕴,成为塑造城市品牌的一种鲜明标识。

饱含盛唐风华的曲江,既让春日出游沾上“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风韵,又能使赏花打卡系上“杏园探花”“曲江流饮”的历史情景纽带,由此,花不只是花,而是一个个厚重而悠然的故事,塑造出别致的城市文化印象。


热烈的红、明媚的黄、神秘的紫……每一抹色彩都是春花献给世界的礼物。

而好景之后,从兴庆宫的花展到西南城墙角的咖啡香,从杜邑的帐篷到大唐芙蓉园的汉服衣袂,曲江的春日赏花叙事也揭示着从“一朵花”到“一座城”的发展内核:真正的流量密码永远不止花朵本身,而是与之共振的曲江城市脉搏。


人间四月天,好景已成,春光难负,让我们由团簇锦绣的花朵开始,一同感受曲江与自然、与你我的连接与互动。而一幅绿色、和谐而繁荣的曲江“赏花经济图”,就这样因我们的感受与驻足,徐徐展开。

编辑:羚玮

校对:蔷薇

初审:颖洁

终审:文静

西安曲江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