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庭新綠数数清,
寒竹東風陣陣聲。
燕子归來花落盡,
一簾疏雨又清明。
諸善知識!今日玉泉法筵再開,香江蓮友雲集,共參智者法華妙旨。且道:一念三千,何曾離此當下?三諦圓融,幾人識得本然?
昔智者大師於大苏山頭,豁然妙悟,立「一念三千」法門,道盡十界互具、性相圓融;又演「三止三觀」,直指即空、即假、即中。我輩學人,豈可辜負祖師婆心?莫道法华教觀高深難契,須知「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舉手投足皆显法身」。看那維多利港之潮聲,正是「一念無明法性心」;中環人潮洶湧,港岛股市分明尽显「十如是之實相」現前!
且問:天台止觀玄奧,俗務紛擾如何修持?
答曰:「止觀」二字,原非玉泉寺專美!《摩訶止觀》云:「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通勤车水马龙中,閉目調息即是「體真止」;辦公室裡,觀緣起性空便是「從假入空觀」;股市漲跌時,識得「因緣所生法」;家人爭執處,覺照「煩惱即菩提」。若能「一心三觀」念念不離,銅鑼灣里,鬧市即是寂光淨土!
再問:「六即佛位,凡夫如何自知階次乎?」。
老僧指月答曰:且看太平山下!初學之人發心向道,是「理即佛」;精進持誦《法華》,乃「名字即」;坐禪觀心破惑,入「觀行即」;五品弟子位成,證「相似即」;豁破無明一分,登「分證即」;究竟圓滿妙覺,方是「究竟即」。
諸上座!且問自己:可曾於茶餐廳時,品出「性具三千」?可曾在都市人潮中,見得「百界千如」?
更問:「末法眾生根鈍,如何契入圓頓法門?」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但將「三諦」銘心:遇順境時,知「假有」不迷;遭逆境時,觀「真空」不惱;平常心中,行「中道」不二。
更須記取「性具善惡」妙義:中環股海翻騰,正是觀「性惡法門」時;旺角霓虹閃爍,恰可修「煩惱即菩提」觀。若於此處會得,方知智者大師道:「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
諸仁者!且將《法華》「會三歸一」之精神,化入香江菩提之生活:乘自驾時,作「方便品」想,萬法同歸一乘;過青馬橋時,起「壽量品」觀,剎那即是塵劫;望獅子山頭,悟「如來使」本懷,紅塵處處演妙法。
今有水陸勝會大功德主及眾善信人等發上品心,於天台祖庭智者道場玉泉寺敬設上堂大齋一堂,供佛及僧廣結勝緣。為祈國泰民安、正法久住;並祈宿業消除、福慧雙增,敬設上堂大齋一堂,特請山僧上堂。
且道因齋慶末後一句作麼生道?(卓拄杖雲:)
偈曰:
維港波濤演法華,
太平雲罩三車家。
若識性具三千妙,
銅鑼灣处見釋迦!
乙巳清明玉泉弘化沙門 道偉 合十敬具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