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国成飞的歼-36战斗机进行了密集飞行,在短短五天时间内进行了三次飞行测试,与此同时沈飞的歼-50也不甘落后,日前歼-50战斗机也展开了新一轮飞行测试。我国成飞歼-36和沈飞歼-50在同日公开亮相,亮相后的几个月内都进行了多轮飞行测试,充分说明我国这两款六代机都非常成熟稳定,各个子系统都经受住了飞行测试的考验,这样歼-36和歼-50才可以同步展开密集飞行测试,而这样的密集飞行测试也有助于两款六代机尽快实现列装形成战斗力。



沈飞歼-50再次飞行测试

本次歼-50战斗机的飞行测试照片相比于2024年12月份首次亮相时的照片更加清晰,通过照片我们也可以直观感受到歼-50战斗机的一些特点。从照片来看歼-50战斗机气动外形的一大特点就是机头看起来特别长,猛一看还真有点米格-25战斗机的样子。与成飞的歼-36相比,歼-50战斗机的气动外形看起来特别修长,这样的气动外形设计带来的一大优势就是有利于飞行速度。当年苏联研发米格-25战斗机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广阔的领土上空快速支援或截击美国空军的轰炸机群,从歼-50战斗机的外形特点来看,高速截击或许正是歼-50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



歼-50看起来有点像米格-25或具备出色飞行速度

美国空军在1997年就开始列装B-2隐身轰炸机,当时的B-2凭借深度隐身能力几乎可以突破任何防空系统的探测和拦截,毕竟那个时候反隐身技术还相当不成熟,但B-2轰炸机有一个问题就是数量太少总共才量产了21架,对于一款主力轰炸机来说数量太少也是个硬伤,用21架B-2对付南联盟、伊拉克这样的中等国家勉强可以,如果用来攻击一个领土面积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家,21架B-2就明显不够用了,所以说B-2轰炸机的隐身优势十分明显,但对于领土大国来说21架B-2轰炸机还无法形成全面威胁,况且美军现役B-2仅剩19架了。



B-2数量太少对美军来说是个硬伤

美军显然也意识到了B-2存在的这个硬伤,所以在研发新一代隐身轰炸机B-21的时候美军的主要要求就是成本可控能够大量列装,现在来看美军对B-21的这一要求已经实现了,美军称B-21量产后的单机成本可以控制在6亿美元左右,成本只有B-2的四分之一,并且美军表示至少要列装100架B-21!虽然B-21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均不及B-2,但大量列装后B-21的攻击实力绝对不可小觑,更关键的是如果B-21实现了百架以上的列装规模,意味着这一机群理论上可以对国土面积大国展开全面的进攻而且承受战损的耐受力也特别强。



美军称至少列装100架B-21

由此可见对于美军接下来就要大量列装的B-21还是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此前有网友觉得美军研发了新一代隐身轰炸机B-21我们也可以研发类似的隐身轰炸机,不过我们需要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即便接下来我们也列装了作战功能类似于B-21的隐身轰炸机,这也仅仅是拥有了与美军相当的隐身轰炸机群,但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拥有美军同类型的装备和作战实力,更是需要拥有可以有效压制B-21机群的实力,现在来看歼-50战斗机列装后,可能就是压制美军B-21的新型主力装备。



歼-36和歼-50CG图

从气动外形来看沈飞歼-50战斗机必然会具备优秀的飞行性能,包括极高的飞行速度,在飞行速度上至少不会低于歼-20战斗机。歼-50的隐身性能也非常优秀,比如歼-50的进气道采用了类似于DSI结构,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雷达反射面提高隐身性能。再者就是歼-50战斗机的弹舱看起来也非常大,有分析人士从歼-50的起落架和弹舱位置推断,歼-50的侧弹舱就能够塞下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主弹舱更是可以轻松挂载霹雳-17这样的超远程空空导弹。优秀的飞行性能、出色的隐身能力再加上可以挂载超远程空空导弹的主弹舱,这就让歼-50战斗机具备了极强的制空作战能力和空中截击能力,正式列装后的歼-50将成为解放军高效反制美军B-21机群的主力装备。



歼-50上舰CG图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网友关心我国六代机能否上舰的问题,从气动外形来看歼-36战斗机太大了并不适合上舰,而机体与歼-20差不多的歼-50战斗机倒是具备了上舰的基础,此外歼-50的机头边条翼直接延伸连接到主机翼这些设计特点从舰载机的角度来看也是较为符合的,如果再解决了“折叠机翼”等必要的问题,那么歼-50战斗机还真就有上舰的可能。如果我国在歼-50的基础上发展出一个舰载版,那么我空军和我海军几乎就可以同步列装第六代战机,这样一来我海军的航母战斗群面对任何对手时都会拥有压倒性优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