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广,津南区水务事务中心副主任,曾获得“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被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袁振广(中)在讲解水土保持政策

春季的月牙河泛着粼粼波光,袁振广蹲在堤岸边,正在检查水系,皮肤黝黑的他袖口沾着泥点,裤脚残留着水渍……这是他扎根津南水务战线二十多年的日常图景,他的足迹踏遍全区每条河堤,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水利人的初心答卷。

“真诚服务效率高 携手合作共扬帆”,中铁十八局海鑫路项目部专程赠送的锦旗,挂在津南区水务事务中心的办公室里,项目部负责人对中心在海鑫路桥涉河工程中的帮助与服务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中铁十八局承建的海鑫路工程跨石柱子横河桥项目中,需在河道内进行桩基作业,在河道上下游设置拦河坝以截断水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河道水位较高,对施工造成了困难。袁振广一连几天蹲守在工地研究解决方案,无偿协助中铁十八局进行排水作业,有效降低了河道水位,为中铁十八局的施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项目负责人送来锦旗时,他笑着说:“把水土保持措施做到位,比啥都强。”

水土保持工作是现在水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18年,津南区卫星遥感图上密密麻麻的200处水土流失图斑刺痛了袁振广的眼睛,三十几度的高温里,他揣着磨破封面的笔记本一头扎进工地。某项目工地负责人初见他时疑惑:“这人怎么这么较真儿?”可当看到这个“泥腿子”连续三天蹲在门口,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的降雨量、土壤侵蚀模数和修复成本对比,掰着晒得脱皮的手指算明白“今天投入一块钱,明天省下一百万”的经济账时,这位负责人终于心服口服地签收了整改通知书。

袁振广的办公桌上堆着一摞笔记本,每一页都画满河道走向、标注着企业诉求等。在袁振广的带领下,津南区水土违规图斑如今锐减至30处,他首创的“审批监管联动”机制在全市被推广。

如今津南区涉水审批时限压缩60%,提升了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水平。“我一直在思考,工作中如何从管理到服务转变。”袁振广说。为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工作,提升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和监管效能,他多做管理的“减法”、服务的“加法”,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指导企业落实各项水土保持工作措施。

(天津工人报记者吴淑平)

来源:中工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