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水务局发布上海市水体清澈度提升“十大典型案例”名单,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水系榜上有名

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水系

水库村水系(何家宅浜),地处浦南东片水利控制片,北起长堰路,南至何家漾,是漕泾镇水库村内的一条村级河道,河道长度约0.24公里,河道平均面宽20.6米。河道水体常年清澈见底,水质维持在地表水Ⅱ-Ⅲ类水质标准之间,可为周边1400余名居民提供亲水场所。


采用技术措施



隐蔽式水下生态护岸建设。采用结构顶高程低于常水位的水下护岸设计,通过小木桩加固、全植被覆盖自然土坡等技术,形成稳定且隐蔽的岸坡防护体系。该结构避免硬质化工程,利用植物根系固土,增强岸坡抗冲刷能力,同时维持河道自然形态。


立体分层植物群落构建。依据高程差异配置多层次植被,上层:堤顶及斜坡种植湿生植物,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中下层:搭配挺水植物(如芦苇)与沉水植物(矮型苦草、金鱼藻),形成水下森林,为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地,构建完整河道生态链。

疏拓河道与生态防汛融合。通过疏拓河道断面扩大行洪空间,结合生态护岸的柔性结构及植物缓冲带,既提升防汛除涝能力,又减少水流对岸坡的冲击。植物群落协同作用可减缓流速、截留泥沙,实现防洪安全与生态功能的双重优化。

主要经验做法

水利项目先行,筑牢水清底牌。开展水利专项整治,以“看不见的护岸、会呼吸的护岸”为理念,布置水下生态护岸,恢复矮型苦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保障水生动物栖息空间,形成河道生态链。

河道生态修复,构建水生态系统。通过水生动物和植物的协同作用,河道内的水生态系统逐渐完善,水体清澈度得到显著提升。

压实管护责任,维护河道水生态。加强巡查养护力度,及时清理河面聚集漂浮物,维持河道清澈见底的良好水环境面貌。


通讯员:杨阳

编辑/责编:程佳域

审核:陈建军、林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