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降价潮来袭,物业费终于是“打骨折”了。

重庆、武汉、南昌等地的业主们最近心里乐开了花,自己物业费突然开始“跳水”了,有的地方甚至打了5折!

这些年物业在很多业主心中一直非常强势,对物业费的催缴不知道引发了多少官司,可突然骨折价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物业公司集体“转性”开始“为人民服务”了?



物业费大跳水!

物业费降价之风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吹遍了大江南北,武汉江山如画八期原本的物业费是3元,现在直接降到2元,便宜了整整1/3,虽然看上去只有1块钱的差额,但积少成多,100平的房子一年就能省下1200。

重庆的风花树小区也从每平方米1.8元降到了1.3元,南昌的瑞都小区价格也降的相当直接,从2.8元降到了2元,业主们乐开了花,钱包肉眼可见地鼓了起来。

物业降价业主们自然喜闻乐见,有网友开玩笑说现在看小区保安大爷都变得顺眼了不少。可物业公司为什么突然就开始降价了?



以往物业公司常常打着“天经地义”的旗号,不管服务如何先让业主们把钱交了再说,这些年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几乎没有一个物业能和业主友好相处,双方不是吵架就是在扯皮的路上。

业主和物业是天然的对立方,服务质量这种明显非常主观的因素又不太好量化,当业主认为物业的服务质量跟不上的时候,矛盾激化就成了必然。

不过也确实有很多物业公司在服务质量上非常应付,小区门禁形同虚设,外人随意进出,电梯频繁故障,公共设施无人维护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屡见不鲜,很多物业和业主之间的关系几乎水火不容。



既然物业不讲武德,一些小区业主无奈之下只能“抱团取暖”,有些业主集体协商之后迫使物业公司降价,重庆风花树小区的业主们就是集体发声之后成功地把物业费给砍了下来。

随着成功案例越来越多,物业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前“我是物业我说了算”的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有了更多选择的业主自然是有仇报仇有愿抱怨,那些本身就有点理亏的物业公司只能通过降价来留住客户。

物业和业主的“爱恨情仇”

物业费降价是件好事,可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在降价潮出现之前,业主们最常抱怨的就是物业的“霸道”行为,物业公司为了催交物业费真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擅自停水停电都是常事儿。

可这些行为明显违背了法律,水电是公共服务,一个小小的物业公司凭什么插手?一些物业公司私吞小区公共收益,将广告费和停车费等小区业主共有的收益悄悄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有的小区电梯常年失修,业主们天天提心吊胆,向物业反映问题之后要么拖着不解决,要么就一句“人手不够”、“经费不足”打发,可一到缴费的时候倒是比谁都积极。



所以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矛盾是有历史渊源的,原本可以友好协商的问题,在一次次的推诿中变成了对抗,业主中自然也有懂法的,既然抱怨没法解决问题,那就团结一心将对抗进行到底。

有些小区想成立业委会来监督物业公司,但成功者寥寥,成立业委会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业主共同参与,可是现在城市中邻里关系比较冷淡,小区居民平时交流不多,协调起来难度很大。

即便成功成立业委会,成员们也大多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后续管理工作更是问题不断,再加上物业公司常常百般阻挠,阻止业委会的运作,通过业委会维护业主权益的路子也就成了水中月,看上去好看可实际运行下来困难重重。



国家当然不可能容忍物业行业继续混乱下去,直接颁布了《物业法》的一些新规定,业主们也终于看到了曙光。

新规明确了物业公司的多项责任,从法律层面保护了业主权益,在新规实施之后,物业公司必须公开服务收费明细,不明不白地收取费用被法律明令禁止,业主有权拒绝支付公示项目之外的任何费用。

如果未经法律裁决物业公司擅自停水停电将构成违法行为,需要赔偿业主损失,未来解聘物业公司再也不需要复杂的流程,只要三分之二业主同意就可以合法解聘物业,这个规定让业主们有了真正的决策权,被物业公司“绑架”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物业公司的好日子似乎到头了,以前那种靠“霸道”手段催缴物业费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国家已经从法律层面给了业主们有力的武器。



物业公司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靠简单的收费和催缴混日子的公司终将被淘汰。

空置房物业费打折,物业公司还能撑多久?

新规出台确实能够让业主和物业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缓解,现在多个城市空置房物业费打折的办法也开始逐渐发酵,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概念。

几年前就有地区试水过空置房物业费减免政策,只不过最近江苏镇江、甘肃兰州这几个城市的行动又一次让这个问题成了人们议论的热点而已。

镇江规定超过6个月但不满24个月的空置房屋可以按标准的70%缴,物业费,如果空置超过24个月,费用由双方协商决定。

兰州的政策更加“慷慨”,只要房屋空置超过6个月,就可以直接减免50%的物业费。



从很多业主的观点来看,空置房根本就不需要交物业费,自己连住都没住,凭什么给物业交钱?之前因为这种纠纷对簿公堂的案例比比皆是。

但事儿还真的没法这么看,物业公司是为整个小区提供服务的,虽然高端物业会提供管家服务,但是物业的整个服务流程并不会只针对个别住户。

哪怕房子空置,小区的绿化、安保和公共设施维护一样都不能少,物业也在一直产生支出,如果完全按照“没人住就没服务”的逻辑来计算物业费,那么物业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的,对于居住的业主来说也不公平。



所以打折的办法还是比较科学的,没人居住就代表没有产生垃圾等人类生活的附随品,虽然物业依然在正常运营,但空置房确实少用了一些服务,适当打折也在情理之中,既让空置房业主享受了一定优惠,也保证物业公司能维持基本的收入。

毕竟物业公司也得吃饭,要是所有空置房都大幅减免物业费,那些入驻率低的小区就会面临没有物业愿意进行管理的尴尬场景,长期下去对于业主本身也不利。

不过打折政策还有可能会带来连锁反应,那是空置率较高小区的物业公司,很可能会面临收入大幅度降低的现状,为了维持收益,物业公司可能会采取降低服务标准的办法。



反正住的人少,减少一些保洁频率也没人知道,或者可以降低公共设施的维护次数,这种做法看似省了成本,但长远来看不仅影响小区的整体环境,还会引发更多业主不满,导致新的矛盾。

一旦物业服务质量下降,空置房业主就更不愿意按时缴纳物业费,很有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

政策推行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认定空置房,虽然各地的政策都对控制方的标准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但是这样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容易确定。

有些业主可能只在某个时间段不住,但房子里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这种情况能否算作空置房?

还有业主可能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居住,但偶尔还会回来住几天,这样的情况又该如何认定?这些细节问题都需要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进行详细的协商和界定。



所以在我看来空置房物业费打折政策的推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业主的负担,但也对物业公司运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看来物业公司得更加灵活的面对市场环境了,收入减损是必然的,但是也可以拓展一些家政服务,或者增加一些社区团购来弥补物业费打折带来的收入缺口。

人心都是肉长的,矛盾也都是一天一天积累起来的,只要物业公司加强跟业主的沟通,改掉之前的坏毛病,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和误解,化解了矛盾之后,吴姐自然会越来越少。

各地政府也要在政策推行的过程中进行监管,可以制定更加明确的指导细则,确保空置房打折政策能够公平公正地执行,而且政府层面也有强对物业公司的监管,不要再让业主投诉无门的过往继续发生了。



结语

虽然空置房物业费打折政策还会面临不少问题,但从整体来看都是一个积极尝试,不仅减轻了空置房业主的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业行业的改革和竞争。

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的关系或许会变得更加和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