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称:近日,一位名叫“潘爱国”的木匠艺人,近年来隐居于同里古镇中;他自称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目前带着两个博士生,每周四还要回大学授课;其所做的一片木制书签,售价达35元,加上其他设计工艺,其有着“日进斗金”的收入状况。
但媒体记者查询了同济大学教师名单,并无此人的任何信息;同济大学的相关教师,也无一人认识这位“同济教授”。
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章华明称:“潘爱国既没有在中国海洋大学、也没有在同济大学读过一天书……”
本来,还以为这是一个当代的“陋室铭”故事,已让很多人再次为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而感动着呢,但现在看来,大家是再一次被所谓的“大家”所骗了。
但仍有一些网友评论称:管他有没有假冒教授之名呢,只要人家做的工艺品有价值就行——这话说得似乎颇有道理吧?
但是,如果真的特有本事,又何必玩这样的假名头骗人呢?——估计,大约仍是水平不够,于是假名来凑吧?
其实,这位潘爱国先生如果更聪明一些,大可不必自称是以理科为主的同济教授,倒不如说,自己是以文科见长的复旦教授呢。
文科教授似乎更容易冒充,更易于糊弄人些,比如,潘爱国先生可以大吹大擂自己是什么“复旦木工研究院院长”,或许还能骗人骗得更久一些吧?
当然,潘先生拿“教授”之名骗人,并非是我们这个国度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比如,像最近因偷税问题,被国家处罚900多万元的司马南——人家还公开当过路人皆知的“三天人大教授”呢!
原来,在2017年时,司马南彰显其神通广大的人脉关系之本事,竟然让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招其为“特聘教授”。
但令司马南悲叹不已的是,仅时隔三天,因人大校友、师生集体声讨之下,其教授聘期三年,结果却成了聘期三天——司马南的“教授梦”,从此破碎如泥。
人大校友还为此发出了一封《人大鲁难: 敦促李海彬院长辞职书》的声讨檄文:
“惊悉人大继续教育学院聘请司马南为教授,仿佛看到李海彬院长当众吞了一个蟑螂和一把苍蝇,我们非常震惊,非常遗憾,非常愤怒”。
“我们认为,作为人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李海彬陷人大、人大校友和我们尊敬的老师们于无良无知无义无耻的境地,人大岂能如此低俗,如此下作,如此轻贱?”
“司马南者,铁嘴狞牙,巧言令色,为倒行逆施者张目,为作奸犯科者卖身,实为知识界所不齿也,泯然一贼耳”。
“司马南之心,路人皆知矣;司马南之行,路人皆知矣;非常抱歉,我们不屑与司马南先生为伍。我们敦促李海彬院长立即辞职,向广大人大校友谢罪”。
正是人大校友与师生们的很快“发难”,既让人大保住和洗刷一身清名,也令司马南在挤扁了头也想走红的人生路上,又一次遭到了丢人现眼的打击。
当然,“脸皮厚吃块肉”!从此,司马南却仍堂而皇之的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自我标注为“学者、书家”。
但其实,无论是所谓的“学者”,或是哪门子的“书法家”,司马南真的配吗?——只能说:啊呀呀个呸!……
所以,当有一天,当司马南去海南大学演讲时,他得到的不是大学生们的欢迎掌声,却是一位大学生勇敢站起身,在不让他自由表达对司马南的批判时,用扔向这位“三天教授”一只鞋来问候!
我们的历史上,以及当下的现实中,“弄虚作假”这个词的发明,可谓是非常实用,从来也不会束之高阁。
即使是眼下,像什么食品造假;质量弄假;学历、履历玩假……可谓是无处不在,也更令人防不胜防啊!
这首先与人性有关——说谎、作假,应该是人的天性、本性和弱点之一。
其次,归根结底,玩假者的终极目的,终究是离不开“利益”二字的诱惑!
“潘教授”欲拿同济来贴金,司马南用人大三日教授当膏药贴脸面……如此之多前赴后继的玩假者,显然都是想以此先沽名,然后去钓誉而已矣!
当我们的社会环境中,缺少了对于造假的有效制度、机制制约,那么,假的东西就必然会泛滥。
因应于此,当然需要道德的教育、熏陶与约束,但终归,还是要有契约精神的法治底线来兜底才行。
所以,当我们现在有了契约精神、法治精神下的制度规约后,诚信建设开始慢慢建立起来,假冒伪劣的东西也开始历史性的变得越来越少,其越来越难有生存的环境与空间了。
像司马南做了三天教授,很快就被开掉;还有这位自以为得计的假同济潘教授,自以为大隐隐于市就没事了,但也很快在“大数据”面前,无法再将“变形计”演下去,这些都说明了一件事:勿玩假,玩假必玩坏自身!
同样拿司马南作例子:像其一边玩“反美是工作”的“流量爱国表演艺术”,一边却实质上是“去美是生活”——不惧美帝劣质电梯夹头之虞,于十余年前,将25万多美元润到美国,买下了他所称的“小房子”,以供家人生活学习;且还对此事隐瞒了十多年,深怕因此影响其“表演型爱国者”的人设形象。
但现在,当弄虚作假玩起了偷税的违法行为,终于还是老狐狸露出了尾巴——被查处后罚款近千万元!
由此推算,在这几年里,司马南仅在“流量爱国表演”行当中,其大赚特赚了所谓“7000万粉丝”多少人民币?也就可想而知了。
原来,这样一个以“底层人民代言人”自居的假“学者、书家”,本身以所谓“打资本、打美奸”之名,自树出所谓“爱国派”形象,自己却成了“口力劳动收入日进斗金的民营资本家”!
不知被这位“三日教授”曾玩弄于股掌之间的7000多万粉丝们,如今该作何感想呢?——还会在评论中,像当年那样喊出“司马南万岁、万岁、万万岁”吗?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成!——如今,还想“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并非那么容易了。
像什么“一生无悔入华夏,家住加利福尼亚”等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人格分裂症”,终究有一天,还是会将自己给疯狂玩进泥坑里……【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