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就业只能“卷”互联网行业吗?不一定!

数智化浪潮下,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成为各行业共识,即使一些看似与计算机技术毫不相干的行业,也能借助数智化转型,走出发展困境,甚至创造新的风口。以石油行业为例,我国不久前在克拉玛干打出1.11万米的深井,刷新亚洲记录。其核心技术并不来自机械、材料、自动化等学科,而是计算机科学。这项革新大大改善了油气领域的作业环境,也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带来又一个就业“蓝海”。



国内最早开办计算机专业的学校并不唯一,但率先将计算机与石油融合的,首推西南石油大学。



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长期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建有智能油气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大数据实验室等具备鲜明石油行业特点的科研教学平台,石油工程相关的模拟培训装置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将“服务国家能源战略”融入办学血脉。

尤其在中美“芯片战”背景下,技术独立自主的现实需要推动国内计算机产业“破而后立”,催生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企业是高校与行业的衔接点,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西南石大选择与华为等名企合作,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行业需求实现更精准的对接,通过引入行业认证课程、鲲鹏训练营等项目,学习“鲲鹏”“昇腾”等国产高性能芯片的研发原理。



这些行业发展经验,也为西南石大自身的教学革新提供参考。本科生从大二起可以加入课题题组,通过竞赛孵化项目,或参与校企联合实验室,研发能够直接应用于现实需求的项目,如“钻井模拟考核装置”、“无线图像报警系统”等作品,相继得到中石油等知名企业的实际应用。

其中的一些拔尖学生还能到更多的资源支持,可进入西南石大多个专业联合办学的“天然气产业学院”,选修油气田智能化应用模块相关课程,同时面向石油、天然气两大能源产业,参与到更多优质企业的培养与实习项目中。



这种覆盖多个行业的培养方式,丰富了毕业生的发展路径,深造学生集中于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与理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方向,分布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阿拉巴马大学、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等高校;就业主要集中于华为、腾讯、中石油等业内头部企业,或人工智能企业、金融科技公司,涉及Java/Python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FPGA工程师、云计算工程师等岗位。

数智浪潮热度不减,计算机的“万金油”属性也愈发凸显,在互联网领域趋于成熟饱和的情况下,换一种就业方向,反而能获得更可观的发展空间。如果同学们有意填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推荐重点考虑西南石油大学。

关注“高考志愿说”,获取更多关于大学的原创解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