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将有大事发生?解放军提前一个月布局,四艘测量船全体就位
中美博弈下,南太平洋成为新焦点。美澳等国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利用有限的经济援助和强权手段来施加影响。这无疑让许多国家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它们一方面希望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另一方面又受到美国的压力。
不过,美国在南太平洋的战略布局并未逃过中国的眼睛,解放军提前一个月布局,4艘航天测量船一路南下,显然,这里将有大事要发生。
1、有大事发生?四艘测量船南下
早在上个月就有人发现,开源信息显示,先进的航天测量船——远望3号、5号、6号组成舰队一路南下,而远望7号则已抵达太平洋东南部待命。
也就是说,中国在南太平洋的测量船达到4艘之多,远超出了通常任务的需要。这一连串动作,引发外界广泛猜测与解读。
台湾媒体纷纷认为,显然大陆要在南太平洋采取大动作!至于是什么事?台媒猜测,或许是进行一场洲际弹道导弹的实弹发射测试,而对象极有可能是备受关注的东风-41。
种种猜测并非毫无依据。
毕竟远望系列航天测量船的作用,不仅包括支持航天发射活动,如火箭发射、太空飞船的任务和航天员从空间站的返回,还承担着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任务。
早在1980年,我国就曾使用远望1号和远望2号等船只,为南太平洋方向的洲际弹道导弹测试提供了技术支持。
2、不是东风-41,而是巨浪导弹?
关于东风-41,这是一种中国最先进且具备高实战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自列装以来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考虑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维护作战威慑力的需要,对这种导弹进行定期的实弹发射测试,全面检验其战备能力和可靠性无疑是有必要的。
尽管如此,但经过近期其他一些动作推断,这次大动作的核心,大概率并不在于火箭军或东风-41,而与巨浪系列潜射弹道导弹密切相关。
根据财联社消息,中国海事局已在渤海北部划定禁航区,并发布关于“军事任务”的航行警告,进一步增强了此次行动的神秘感。
到这里,请划重点——“军事任务”!
区别是,军事演习更注重提升解放军作战能力,内容也以大规模虚拟战斗为主,而军事任务,既可以是小规模的实兵演习,也可以是执行具体任务。
3、美媒发现不寻常之处:地点不一般
再加上此次禁航区诸点连线范围,该区域靠近我军北部战区海军的核潜艇基地。
要知道,这一区域长期以来都是巨浪系列潜射弹道导弹试射的传统海域。这表明海军很可能计划进行一次巨浪-2或巨浪-3导弹的试射任务。
而一旦上述猜测成立,那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巨浪系列导弹首次面向南太平洋进行实弹测试,更预示着解放军正在逐步实现战略核力量抽检试射的常态化。
面对如此重大的军事活动,美国方面坐不住了。
去年,解放军的东风-31AG导弹试射才让美国首次承认中国具备强大的战略核能力,而今年的试射行动再次迫使美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已经拥有可靠的海基核反击能力。
尤其是在美方对华政策日益挑衅的背景下,它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专家强调,解放军通过此次核导弹试射,将向世界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在任何军事冒险面前,中国都准备好了以强硬手段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
(中国的外交,不仅局限于“劝说”,该施压、该反制的时候,就果断行动,包括应对特朗普关税政策)
4、中国向特朗普关税大棒发起反击
历史经验表明,拥有强大的核能力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成为一个真正的核大国之前,各种核能力的演练和测试都是必要的步骤。此次巨浪导弹的全射程实弹抽检便是朝这一方向迈出的坚定步伐,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核武库发展蓝图中的位置。
同时,此举也是中国在军事领域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通过频繁且具有实质意义的测试与演练,在未来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国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与更大的战略空间。
我们知道,最近特朗普政府不断加码关税,中国始终明确表示,不惧任何形式的硬脱钩。若真此次任务真的是试射巨浪导弹,那意味着,不论经济还是军事层面上,中国都有能力应对任何形式的威胁与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