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劳动报酬纠纷案件中财产处置慢、劳动者权益兑现难的问题,海州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机制,建立“现场勘查、财产保全、价值评估”三同步工作模式。该机制通过“预评估+正式评估”双轨制,将财产查控与价值认定程序并行推进,突破传统“先查封后评估”的线性流程,大幅缩短财产处置周期,为后续司法拍卖争取时间,同时引入专业辅拍机构提前介入,确保资产精准定价与高效处置。


2024年6月,某健身公司因经营不善停业半年,拖欠8名员工工资共计2.3万元。马某等员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追讨薪资。法院执行局在接到申请后,发现被执行人已停业且拖欠场地租金,经营场所内仍有60台(套)健身器材未处置。为保障劳动者生存权益,法院启动“三同步”工作模式,对健身器材进行查封、分类登记,并同步开展价值评估。


执行团队联合辅拍机构对健身器材实施突击查控,现场查封跑步机、动感单车等设备,并通过“询价系统”获取基准价,3个工作日内完成正式询价报告。 辅拍机构结合设备成新率和市场流通性,将设备细分为“商用级”和“家用级”进行分类处置,并定向推送拍卖信息至司法拍卖平台。 最终,60台健身器材以2.6万元成交,执行款到账后,法院通过“优先发放民生案款”绿色通道,将被拖欠薪资全额发放给8名劳动者。

本案通过“三同步”工作模式,成功破解了劳动报酬纠纷案件中财产处置慢、劳动者权益兑现难的问题。该机制不仅缩短了处置周期,还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可借鉴的执行模式。法官提醒,劳动者在发现欠薪苗头时,应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并保留设备清单、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证据,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海州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创新执行机制,守护民生福祉,确保劳动者生存权益得到及时保障。

供稿 | 海州区人民法院

编辑 | 王瑞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