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周玉梅,53岁,初中毕业,婚姻状况是已婚,现居于一个四线小城市的城郊结合部。

年轻时我在服装厂上班,后来厂子倒闭了,就靠给人家做点针线活、帮人照顾小孩贴补家用。

丈夫早些年在建筑队干活,后来年纪大了,成了一个居家修理水电的小工,挣得不多,但足够维持家用。



我们家不富裕,但我一直是个认命的人。

年轻时吃苦是家常便饭,嫁进来后,我把公婆伺候得服服帖帖,儿女也教得懂事听话。

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婆婆瘫痪在床,我那原本就风雨飘摇的婚姻,彻底被击穿了。



我以为我们是个大家庭,有兄弟姐妹可以分担,可是婆婆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却只让我一个人照顾她

我不是她的亲女儿,只是个儿媳,可她一口一个“只有玉梅最孝顺”,把我捆绑在病床边,动弹不得。

我不是没想过忍,但每次我把话说出口,丈夫的冷脸、妯娌的推诿、小姑子的指责,都像一把把刀,把我扎得体无完肤。



最终,我咬着牙,把离婚协议书扔在丈夫脸上。那一刻,屋子里竟然出奇地安静。

02

婆婆瘫痪那年,是她77岁生日刚过不久。那天我们一家人都去了她家,两个儿子、三个女儿,闹哄哄地凑了一个热闹。

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非得让我多做几样菜,她说:“玉梅做的菜,我最爱吃。”



吃饭的时候,她还拉着我的手说:“以后我要是躺床上了,还得你来照顾我,别人我信不过。”当时我只当她说笑,笑着回了句:“妈,您身体好着呢,哪那么容易躺床上。”

谁知不到两个月,她在街上摔了一跤,脑出血送进了医院。医生说年纪大了,恢复困难,能保住命就算万幸。等她出院的时候,已经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连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

那天,医院里,五个孩子围坐一圈,医生在讲后期照护的艰难。我心里也在打鼓,想着该怎么安排。结果,大儿子,也就是我丈夫,沉着脸说:“要不先接回家吧,咱们离得近,照顾起来方便。”



小叔子连忙点头:“哥说得对,先回你家住着,等我家装修好了,看情况再说。”

三个女儿,一个比一个会说话,小姑子居然还说:“我也不是不孝,可我家那口子脾气大,妈去了怕受委屈。”

我忍不住问了句:“那你们打算轮流照顾还是怎么安排?”



五个人面面相觑,最后小叔子拍了拍我丈夫的肩:“哥,你是长子,妈最信你,我们凑点钱,别的等我装修好了再说。”

就这样,婆婆进了我家门,从此再也没出去。

最初的几天我并不觉得有多难,毕竟老人家刚出院,吃得少,动不了,主要是躺着。我每天给她擦身、换尿不湿、做流质饭,心想着这日子再难,也总会过去。

可一个月后,情况并没有变好,反而更糟了。婆婆开始出现褥疮、便秘、情绪暴躁,我每天要半夜起来给她翻身、按摩、换洗,整个人像是被生活抽干了力气。

我尝试着找丈夫商量:“你打个电话给弟弟和你妹妹们,让他们过来搭把手,我真的快撑不住了。”

他却只丢下一句:“你是我老婆,妈是我妈,你不照顾谁照顾?”

我气得发抖:“那他们就不是她的儿女了?”

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你少废话,你不愿意伺候,你想离婚是不是?”

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打得我脸发烫。

我不甘心地给小姑子打电话,说婆婆想她了,她在电话那头呵呵一笑:“嫂子,我刚换了工作,忙得很,下次吧!”

我又试着联系小叔子,他倒是痛快:“嫂子,等我把装修搞定,妈就接过去。”

可那装修一搞就是快一年,一次也没来过。我后来才知道,他根本不打算接走,就是拖着我耗着。

最让我寒心的是一次婆婆高烧不退,我带她去医院看病,折腾了一整天。我打电话让丈夫来接我们,他说他忙,让我自己想办法。我推着轮椅,顶着烈日,从医院走了两公里才到家。

那天晚上,我哭了一夜。第二天我就去了小姑子家,推门进去的时候,她正坐在沙发上刷手机,儿子在一旁玩游戏。

我开门见山:“妈这身体,我一个人照顾不了,咱们五个孩子,要轮流照顾。”

她脸一拉:“嫂子,你说这话就不对了,妈不是最信你吗?她在别人家反而不放心。”

我简直无法置信:“她信我,我就不累了吗?你们那么多人,一个人一周,妈也能过得好,我也能喘口气。”

她甩下茶杯站起来:“你要真不想伺候,就把妈送到养老院去,别拿我们当软柿子捏!”

我那天丢下她家就走了,回到家我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收拾东西。我找了份超市的临时工,白天上班,晚上请了个护工搭把手。

丈夫回来之后看到护工,劈头盖脸就责骂我:“你花钱请外人,不如让我弟来,他还能顺便看看妈。”

我冷笑:“你弟?他装修好了没?一年了,他来过几次?”

丈夫赌气把护工赶走了,第二天我就去了民政局,填了离婚协议书。那天晚上,我把那纸扔在他脸上,说:“你不是说我不愿意照顾可以离婚吗?我成全你。”

他愣住了,家里出奇地安静,婆婆在房间里咿呀地喊着什么,可没人理会。

03

我最终没有真正离婚。那张离婚协议书,他没有签,但他也没再逼我照顾婆婆。小叔子终于动了点良心,把婆婆接了过去,我听说不到三天,他媳妇就闹着要离婚了。

小姑子后来在群里哭着说:“妈说她想回玉梅家。”我没回一句。

我不是没良心的人,可我不是一个工具。一个人的孝顺,不该成为全家的推脱。

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学会为自己活。现在每天去公园跳跳舞,做做兼职,生活虽然清苦,但自在。

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我知道,人这一生,最不能亏待的,是自己。

家里安静了,不再有争吵,不再有冷眼。也许,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