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熬夜的危害
那睡得晚和睡得少
究竟哪个对身体的伤害大?
熬夜后又应该如何自救呢?
01
熬夜的伤害不可逆
▼脂肪代谢、血糖调节异常
长期熬夜者常在夜间感到饥饿,频繁进食会扰乱脂肪代谢平衡,同时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引发血糖波动,增加空腹血糖异常的风险,并显著提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概率。此外,熬夜还可能诱发血压上升,从阶段性高血压演变为持续性高血压状态。
▼免疫系统受损
熬夜会削弱细胞免疫系统功能,导致白细胞活性降低、数量减少,进而引发免疫防御能力下降,易引发各类免疫相关问题。
▼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
睡眠是大脑巩固白天学习信息的关键机制。长期熬夜导致前半夜深度睡眠缺失,会直接影响记忆编码过程,造成信息存储障碍,表现为记忆力衰退、反应迟缓、思维迟滞及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学习和工作效率显著下降。
02
睡得晚和睡得少
哪个伤害大?
将人体比作可充电设备,睡眠规律可类比为科学充电模式:长期熬夜如同电池耗至低电量(1%)才强制充电,甚至过度充电;
而睡眠不足则如同每次仅补充微量电量。这两种极端模式均会加速设备损耗,最佳策略是维持适度耗电状态,在电量剩余约20%时启动充电,持续6~8小时后及时断开。
▼睡眠不足(<6小时/日)的危害
短期影响:
记忆力、专注力显著下降、焦虑易怒、感染风险升高
长期危害:
脑细胞加速老化、肥胖、高血压、心脏病风险倍增
▼熬夜晚睡(凌晨后入睡)的危害
短期影响:
生物钟失调、烦躁抑郁情绪交织、胃肠功能失调
长期危害:
癌症发病率显著提升、糖尿病风险增加、抑郁症/焦虑症患病概率上升
03
熬夜后的自救指南
这样补觉比熬夜伤害还大
过度补觉
周末连续睡眠12-24小时,可能引发生物钟紊乱,还会影响内分泌和消化系统。
白天长时间补觉
白天光照缺失,进一步扰乱生物钟,加剧入睡困难。
不规律补觉
白天工作时碎片化睡眠,提心吊胆,应激激素异常分泌,增加焦虑、抑郁倾向。
▼科学补觉策略
选择合适时间段
优先在22:00-7:00自然睡眠时段补觉,根据个体差异可适当延长1-2小时。
白天适度小睡
建议时段:13:00-15:00(符合人体生理低谷期)
推荐时长:30-45分钟(进入浅睡眠阶段,避免深度睡眠后觉醒障碍)
有计划补觉
工作日缺觉的人群,在周末可增加1-2小时睡眠时间,以周为单位规律调整,避免突击式补觉。
资料丨CCTV生活圈
编辑丨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