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电动单车还没风行的时候,共享单车可谓是风行得很,但当电动单车烂大街后,共享单车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存在冲上热搜,毕竟,共享单车占据大量的公共空间,很多人见到都想踹上一脚。
虽然与初时相比,共享单车已经很低调了,都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但是即便如此,共享单车并没有销声匿迹。在广州,截至2024年,大约还有40万辆左右的共享单车投放量。但这个数目与电动单车相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广州目前的电动单车存有量,保守估计已经进入“百万级”规模。
由于电动单车疯涨,以至于许多小区都不得不牺牲原本用来娱乐活动的小区广场等场地,来供电动单车停放。相比电动单车的这一待遇,共享单车可以说是弃儿,起码,共享单车很多场景下连个正常落脚的地儿都没有(如上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觉得共享单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或必要吗?
广州街头,一工作人员在对共享单车进行日常维护
对于这个问题,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小编觉得,即使是针对于烂大街的电动单车,共享单车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原因很简单,一是共享单车可以满足不同出行的需求,尤其是短距离出行。对于 1 - 2 公里的短距离出行,共享单车明显是一种非常便捷的选择。相比电动单车,它无需担心充电问题,随用随骑,停车也更加方便。
二是共享单车具有灵活换乘的优势。在城市交通中,共享单车能很好地解决 “最后一公里” 问题。例如,乘客乘坐地铁、公交到达站点后,可骑共享单车轻松抵达目的地,实现不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而且,共享单车的单次使用费用通常较为低廉,对于偶尔有短距离出行需求的人来说,无需购买和维护个人车辆,比起电动单车来,使用共享单车更加经济实惠。
共享单车的使用还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这对环境来说更加友好。要知道,现在都倡导绿色出行,因而在此大背景下,共享单车无疑是一种可持续的出行方式,能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当然了,共享单车也有不足之处,其占用公共空间就不用说了,有时还可能妨碍交通,给出行添堵。在很多地方,由于管理不到位,很多共享单车被扔进河道,这让本来环保的共享单车变得不环保。
虽然共享单车尤其不足,但其闪光之处还是挺多的。比如,骑行共享单车是一种适度的运动方式,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益健康。对于那些长时间坐在办公室的人来说,下班后骑共享单车,不仅完成最后的2公里,还顺便实现了一定的运动锻炼。
在城市交通拥堵时段,共享单车凭借其小巧灵活的特点,能够穿梭于狭窄的街道和小巷,避开拥堵路段,更快地到达目的地。这是电动单车和其他机动车难以比拟的优势。当遇到电动单车故障、没电或其他突发情况时,共享单车可以作为备用出行工具,确保人们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共享单车在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经济成本、环保健康以及应对特殊情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电动单车等其他出行方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城市多元化的交通体系。
说到这,你还觉得在电动单车烂大街的当下,共享单车还有存在的空间吗?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