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功能性动作系统(Functional Movement System),目前已在竞技训练、大众健身与康复医学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它在功能动作表现评估、损伤筛查、康复训练、纠正性训练,以及提升整体运动表现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探讨了功能动作系统在动作评估、损伤筛查、纠正练习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与实施方法。


1 FMS及价值

功能动作系统的核心理论包括区域依存理论、神经动作发育理论、神经肌肉控制理论等。

区域依存理论(Regional Interdependence)是功能动作系统中一系列筛查评估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认为身体各区域之间存在依存关系,看似与主诉症状无关的区域,往往是造成疼痛或功能障碍的根源,不仅表现在相邻的环节之间,还可能涉及更远的环节之间的神经肌骨反应。


神经动作发育理论强调不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相同的运动发展规律,身体各部位具有基本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综合成为动作模式,而基础动作模式是更高级、复杂的运动技能的必要基础。功能动作系统中的筛查和评估,是识别动作模式中的问题,加强最薄弱或受限最多的环节、加强整体运动链、改善动作模式。

神经肌肉控制理论强调神经系统和本体感觉的激活在促进运动表现方面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激活神经系统和本体感觉,才能使神经系统及时获得精准的运动反馈信息,精确地控制肌肉完成复杂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跑步辅助训练的特点相吻合,具有解决问题手段的综合性和多环节运动链的训练特点,强调核心稳定性、神经肌肉与本体感觉训练、动作模式训练等,包括康复性、预防性、一般、专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四类。

跑步在动作、姿势稳定和身体排列之间进行整合和协同,以达到技术要求。评估功能动作的表现,能够了解动作模式的特点,找出运动功能薄弱之处,制定针对性的个体训练方案,使其运动功能满足专项需求。例如,通过功能动作评估系统探寻疼痛根源,有助于预判一些与动作有关的伤痛风险——即使这些损伤未必与跑有关,也不一定因跑诱发;但是,一旦发生,同样会影响训练的持续性。针对评估结果,采用纠正性训练进行改善,为可持续训练和提高表现奠定坚实基础。


该系统在跑步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适应性。

一是,以动作表现为基础的评估训练方法,强调动作模式基础。动作模式是指人体具有一系列相同的空间、时间、形状和方向等成分的解剖动作组合,对跑者进行功能性筛查有助于观察其动作模式。

二是,符合“重在预防”的要求。

三是,主要训练多关节、多肌肉、多平面动态任务的运动模式,可以有效训练平衡能力和敏捷性,符合专项体能的要求。

四是,遵循从基础到专项的循序渐进原则。

五是,针对个体的评估与训练,能够提高训练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2 FMS的应用

2.1 FMS与风险评估筛查

我们必须承认,要搞PB,就少不得“三从一大”,这一过程必须控制损伤风险。不仅要了解损伤的原因,还需通过评估筛查,尽早发现薄弱的环节,及时针对性干预,降低损伤风险。

FMS有七个测试动作,涉及全身主要环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特点是强调动作模式和质量,通过对基本动作模式的评价,分析薄弱环节及损伤风险,及时设计和实施针对性训练,预防损伤。

FMA强调评估与治疗的整体性原则,认为身体各运动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打破了“哪痛医哪”的诊治思路。


2.2 FMS与纠正性练习

跑者问题 主要是 核心区稳定性差、 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 灵活性 不足。

灵活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错误动作模式,会使一些基础动作能力受到影响,导致过度代偿和动作不对称。良好、正确的动作模式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必要基础,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可以了解动作模式的问题及相关的薄弱环节,设计纠正调整的训练方案。

例如,骨外科的康复治疗师和省队国家队的体能教练,会选择深蹲、躯干稳定俯卧撑、旋转稳定性等功能动作评估,进行强化胸椎灵活性、核心部位和脊柱稳定性、改善深蹲动作模式等灵活性与运动控制训练,进行纠正。灵活性训练主要包括呼吸训练、紧张肌群的放松。运动控制训练按照无负重位、四点支撑位、膝跪位和站立位的顺序进行。

文字 | 温柔 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 教授

照片 | 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