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在近日特朗普对等关税计划正式官宣后,部分表态愿意与美国进行谈判的国家向特朗普政府抛出了愿意对美商品执行“零关税”的橄榄枝,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也提出了美欧建立“零关税”自贸协议的愿景。然而,对于这些试图用“零关税”示好特朗普,以争取美国取消或减轻对其征收对等关税的做法,白宫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在近日接受采访时却并不以为然。这位深受特朗普宠幸的“关税鹰派”表示,“非关税欺骗”比关税更重要。

特朗普最近对中国商品加征34%关税的举动,让中美贸易战再次成为全球焦点。这已是他在第二任期内第三次对华挥舞关税大棒,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美国政府在宣布政策后又连续两次“退让”,先是延长TikTok出售期限75天,随后财长贝森特被曝因“关税算法混乱”考虑辞职。这种前后矛盾的操作,暴露出特朗普团队既想施压又怕硬碰硬的复杂心态。从表面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像是“经济核武器”。而一些国家,在威逼之下也选择和美国妥协。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越南将下调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等部分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并批准星链服务,以避免因对美贸易顺差过大而遭受美国关税。越南尚未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但该国一直在与美国供应商就未来的液化天然气发电厂进行谈判,首批两座发电厂计划于今年6月开始商业发电。

然而美国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出,把越南人搞傻眼了。很明显,越南人开出的价码,特朗普认为还很不够。对特朗普这一手,我们中国人非常熟,毫不意外。从中国历次与美国过招的经验看,特朗普惯用“达成协议—撕毁协议—重新谈判”的循环,就是要在极限施压中不断迫使对方让步。摸准了特朗普的脉,中国这次对他的关税讹诈毫不犹豫地便打了回去,而且非常的强硬。有了中国的前车之鉴,越南仍然没有吸取教训,着实不应该。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应该看一看中美斗法的结果再说。



特朗普(资料图)

近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题目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增强有效应对美关税冲击的信心》。其中提到,美国政府逆世界潮流而动,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出台所谓的“对等关税”,我国第一时间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未来根据形势需要,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财政政策已明确要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财政赤字、专项债、特别国债等视情仍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不能否认,一些国家有其自身的生存逻辑。面对超级大国的压力,它们选择妥协,选择“投机”,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问题在于,这种做法一旦成为常态,就会对中国的区域战略构成实质性威胁。在东南亚这个“战略缓冲区”,中国不能只靠情感和历史来维系关系。需要的是更清晰的利益绑定,更有力的经济合作,更深入的战略互信。否则,今天是越南,明天可能就是泰国、马来西亚,甚至菲律宾。中国要加快构建更加多元开放的外贸体系,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美国市场再大,也不能是唯一。



美国(资料图)

实际上中国企业对外出口多元化,包括国家和地区的布局已经出现调整。也就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过程中,美国想占有有利地位,却被它自己的关税扼杀了。我们继续对全球其它国家减关税,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去铺路架桥,无论是硬联通方面、还是软联通方面,都降低我们之间的摩擦和沟通成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实际上合作推动以中国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来推动中国在全球的全球伙伴关系和地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