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4月18日相关媒体报道,特朗普在白宫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表态,犹如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强调不会再提高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甚至放出风声不排除降低关税以促使消费者“继续购买”。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为中美贸易战的“大交易”定下了“最后期限”,声称在未来3到4周之内,要和中方达成最终交易,“结束所有这一切”,和中方“重归于好”。

这一表态背后,折射出的是特朗普政府在面对内忧外患时,不得不重新审视中美贸易关系这一复杂棋局。回顾过往,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就以“美国优先”为口号,在全球范围内挑起贸易争端,对中国更是挥舞起关税大棒,试图通过极限施压迫使中国让步。然而,现实却给了特朗普政府沉重的一击。


中美贸易博弈:一场实力与意志的较量

纵览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其初衷显然是对全世界“无差别进攻”,妄图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让美国再次“伟大”。然而,各重要经济体对此态度谨慎,唯有中国挺身而出,带头反击美方的霸凌。中国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行动,对等加征关税,将对美关税加到了125%,让美方措手不及。美方只能暂缓对各国90天征收高关税,集中力量对中国“重点进攻”,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特朗普政府为了达到孤立中国的目的,不断放出和其他国家“进展顺利”的消息,并威胁希望和中国加强贸易的世界各国,试图迫使它们站在美国一边。但这种霸凌行径,不仅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反而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大打折扣。从特朗普对中国色厉内荏的关税闹剧中可以看出,美方除了关税大棒之外,已经没有什么有效的手段来应对中国。即便是对中国发动关税战,也沦为了“数字游戏”,只要中国挺过“三板斧”,特朗普政府便束手无策。


中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美方“七寸”

面对美方的无理打压,中国并非被动挨打,而是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除了对等加征关税外,中国收紧了对关键矿产资源的出口,并将多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和出口管制名单,对美国的军工行业进行“卡脖子”。同时,中国航空公司暂停接收美国波音客机。这些举措,都准确命中了美方的“七寸”,让特朗普政府十分难受。

更让美方担忧的是,中国手中还握有近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一“核武器”。一旦局势恶化不可收拾,中国不介意抛售美债来动摇美国的金融霸权。对此,美方已经有所察觉,公开喊话中方“脱钩归脱钩”,但“没让你抛售美债”。这一方面显示出美方对中国可能抛售美债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方在中美贸易博弈中的无奈。


军事威慑失效:时代变迁下的中美实力对比

在经济手段无法打压中国的情况下,美方是否会考虑用军事手段来威慑中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在已经不是1996年,美国总统调两支航母战斗群来中国周边,就能让中方忍辱负重的时代了。如今,美军在西太虽有“华盛顿”号和“尼米兹”号两支航母战斗群,但在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面前,这两艘航母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

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快速发展,让美国引以为傲的军事优势在中国面前逐渐失去了威慑力。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先进的战机、航母等装备,都具备了强大的作战能力,足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方用军事手段威慑中国,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