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津郊,草木萌动,田野吐绿。一场关于生态与丰收的“双向奔赴”正悄然上演。灌溉变“滴灌”、育秧用“智控”、一块田里种稻养蟹,虫情气象实时监测……天津,正以绿色为底色,让农业回归生态、走向现代。

  “十四五”以来,天津锚定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不再追求“多种”,而是走向“种得精、养得好、卖得值”。从高标准农田到数字农业,从稻渔共养到农文旅融合,绿色生态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节水、减碳、增效、稳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更绿。

  生态绿色,是一场扎根土地的行动。如今的天津农业,把“生态账”算进“收益账”,让绿色成为农民增收的底气,让一粒米、一尾蟹、一池清水,都有了可持续的生命力。农业,不再是简单的耕种,更是生态文明的一部分。天津,正用绿色笔触,绘出一幅可持续的乡村新图景。

  智慧农田:农民抬头看屏精准监测

  清晨,蓟州区侯家营镇王家堡村的田地里,薄雾还未散尽,一台移动式喷灌设备已经悄然“上岗”。“过去浇这两百多亩地,要10个人干10天,现在一个人,3天搞定。”该村种粮大户王怀东站在田埂上,笑得眼角全是褶子。他推着设备经过田间,“这玩意儿不仅节水省电,还不吵架,真是好搭档。”

  这是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幕新图景:水来了、电通了、路修了,还来了“会飞”的和“会算”的。智慧灌溉、无人机……随着新技术加速涌现,智慧农业大显身手,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在我市高标准农田里被应用。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 33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完成高标准改造,占比82%。这一串数字背后,是土地面貌的翻天覆地变化:土地平整、管道入地、电力进田,道路直通农舍,部分农田从一年一季跃升为两季种植,亩均粮食产能提高了20%。更关键的,是农民手里多了一份对未来的笃定。

  今年春耕,王怀东又来了一把“科技新招”——无人机喷施小麦蛋白营养液。以前五个人三天才能干完的活,现在两小时飞完200多亩,连“误喷”都没有。“喷得准、飞得快,作物吸收效果也好,咱这地儿今年肯定出好收成!”他一边说,一边掏出手机,调出了作业录像,“你看这飞行轨迹,比我写字都工整。”



  精准农业,正在高标准农田里落地生根。记者在项目区看到,除了喷灌设备和无人机,还有不少“看不见的帮手”:土壤监测站实时传输地力数据,虫情监测系统捕捉微小异动,气象站预测风云变幻,视频监控系统全天候守护作物安危。一张“智慧网”,正在同步展开。

  作为全市唯一集山水林田湖草湿地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蓟州区耕地保有量50.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47.49万亩,其中41.32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覆盖18个乡镇。“高标准农田建成的工程设施,需求来源于群众,建设为了生产,虽然落在田间地头,实际上是建到农民群众心坎上。”蓟州区农委村镇科科长王碧洲说。

  在农田“升级”的背后,是一整套政策、资金与技术的合力推动。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正从“埋头种地”变成“抬头看屏”,从靠经验转向靠数据,用新技术种出“硬底子”的丰收梦。

  生态共养:稻蟹同田养出绿色循环

  坐落在武清区上马台镇王三庄村的天津市傲然家庭农场,一派春耕繁忙景象。在家庭农场的育秧基地,整齐码放的秧盘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农场负责人马佳正带领员工调试设备,育秧作业正紧锣密鼓进行中。



  “这块田插秧,一亩不到30盘。5000多亩地,总共要用12万盘。”马佳一边查看秧苗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秧盘长约40厘米、宽20厘米,工人们将其依次拖运至田边的作业区,随后由自动播种机完成“放盘—撒土—播种”一体化操作。技术熟练、效率快速,整个流程井然有序。按照计划,5月初便可正式插秧。

  马佳2019年辞职返乡创业,流转本村土地3500亩,集中发展优质小站稻,并于2021年引入稻蟹共养模式。通过智能化插秧设备、无人机飞行、定向培育蟹苗等现代农业技术手段,马佳不仅实现了稻谷亩产稳定在700公斤以上,蟹类亩产也达到20公斤。“去年总产值达300万元,比往年增收100万元。”谈及去年收成,马佳眼中多了一份笃定与自豪。农场每年稳定吸纳周边村民就业70余人,成为推动本地农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农村就业增收的重要支点。

  我市积极探索高效稻渔综合种养模式,2024年完成12个500亩连片高质量发展区建设,集成推广稻蟹、稻虾、稻蛭等多种养殖技术路线,推动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融合发展。在这些示范田中,稻田不仅是水稻的生长空间,更是虾蟹的栖息家园。通过虾蟹在田中活动,有效疏松土壤、增强通气性,提升水稻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能力;虾蟹对害虫的天然捕食功能,也大幅降低了农药施用频次,构建出一个“水中有稻、稻中有渔”的生态循环系统。



  “我们已经完善了稻蟹等模式下的大规格蟹培育等10项技术规程,初步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技术模式。”市农业农村委渔业管理处处长陈凯说。目前,我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发展至54.19万亩,有效实现了“用地不占地、用水不占水、一田双收、一水多用”的集约式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在稻渔综合种养的推动下,多个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模式,依托本地水系资源优势,构建多元、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格局。同时,全市持续推进稻渔模式标准化、规模化建设,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种苗优化、技术规范、市场对接等环节联动提升,形成了“有模式、有技术、有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条。

  品牌兴农:一粒小站稻顶起大产业

  津南区小站稻核心产区田头,村民一边迎客,一边熟练操作脱谷设备;车间,机械臂有条不紊地将一箱箱精装稻米码放整齐,整装待发。我市正以“津农精品”为重点,全力打造属于这座城市的农业高端名片。

  小站稻核心产区位于小站镇会馆村,去年600多亩优质小站稻喜获丰收,产出稻谷近70万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说得欢快:“增产了3万多斤!我们搞稻蟹混养,搞稻田画,稻田变景区,去年村集体收入干到了380万元。‘一家煮饭,四邻飘香’,小站稻真成了我们的‘致富稻’!”

  小站稻颗粒饱满,口感软糯香甜,是我国第一个粮食作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如今,这粒“米”不只是吃的,更成了“看得见的文化、摸得着的历史”。



  在天津市优质小站稻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加工中心,稻谷“住仓睡好觉”,再由碾米机轻剥稻壳、精细打磨、柔光抛光,最终由机械臂精准装箱。粮食不仅“种得好”,也“打磨得精”。该公司总经理王强说:“我们推广订单种植模式,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去年光是脱谷服务量就达到了500吨。”这家企业不仅建起了现代化智能加工线,还推进成品库升级、全自动包装设备投用,三个产业项目投资超500万元,如今已基本验收完成。

  目前,小站镇的小站稻全产业链产值已达2.47亿元,相关经营主体多达118家,小站稻正加速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迈进。津南区正以小站稻为主线,串珠成链,打造集农业种植、文化传播、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业大IP”。

  “我们将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红甘薯等十大优质农产品品牌列为重点打造对象,推进农业品牌由‘种得好’向‘卖得俏’转型。”市农业农村委总农艺师、市场信息处处长李洁介绍,我市引导16家龙头企业对品牌基地提质升级,23个品牌主体融入乡村旅游重点片区,推动农业功能多元化发展,不仅种得香,还要看得美、玩得好、卖得值。

  去年以来,百余场“津农精品”展销会在市内社区、商圈举办;天津品牌还走出家门,前往北京、广州、长沙等地亮相推介。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线下商超如盒马鲜生,成了“津农精品”的新阵地。直播带货风生水起,“津农精品”农产品连续两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成为城市“种植力量”的新名片。

  渔旅融合:一竿钓出文旅新名片

  早春的潮白河畔,钓竿一排排整齐扎在岸边,选手们屏气凝神,水花四起——这不是电影,是宝坻区“潮白河·渔生态小镇”里的真实场景。

  “开赛!”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来自全国各地的钓鱼高手纷纷挥杆。只见一竿入水,一条银鱼翻身跃出,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这个钓场敞亮、干净,鱼情也好!”参赛选手王超从江西第二次赶来宝坻,“风景美、人热情,光是这水面就值回票价!”



  这样的场景,在宝坻黄庄镇已不是偶然,而是常态。借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我市正在加速布局“农文旅融合”新蓝图,绘出一幅“城在水边、人在村中、乐在渔乡”的立体图景。

  黄庄镇,地处潮白河沿岸,以小辛码头村为核心,联动李宦庄村、北里自沽村三村协同,打造出一个覆盖56公顷的“潮白河·渔生态小镇”。围绕“渔”与“稻”的生态文化,这里形成了“一核两翼”的全景旅游格局:小辛码头打造文化体验区,李宦庄主打竞技垂钓,北里自沽聚焦渔具交易产业。

  “过去我们靠种地,如今靠‘钓’吸金。”宝坻区农委副主任赵东来说,“我区已经成功挂牌国家级垂钓基地,三村联动,产业互补,正在培育一个‘钓’出来的乡村文旅产业集群。



  钓鱼,不只是兴趣,更成了经济增长点。自去年以来,小镇累计举办30余场全国性垂钓赛事,吸引超2万人次参与,直接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中华垂钓大赛、全国职工钓鱼邀请赛、钓鲫精英赛……赛事一场接一场,热度不断升级。 “通过赛事经济撬动乡村旅游,既吸引游客前来,也促使他们停留消费,乡村热度、产业活力、消费潜力三箭齐发。”黄庄镇副镇长吴凡说。

  不止宝坻区,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正按下加速键,去年我市已启动建设12个乡村旅游重点片区,策划推出16条精品线路,开通“水韵西青 入画杨柳”游船线和蓟州特色列车。配合“乐享津郊365”系列活动,举办短视频大赛、村超村BA、民宿沙龙、金秋露营等,乡村旅游氛围全面升温。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380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0亿元。

  乡村不再只是远方,是心之所向,更是产业之源。潮白河边的钓场,不仅抛出了鱼竿,更抛出了一张通往文旅振兴的新名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