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野逐春光,田畴织锦绣。清明前后,在津南区广袤大地上,春耕生产如火如荼。农机在田间地头纵横驰骋,农技专家深入一线指导新农技,津南区6万亩小站稻春耕育秧工作正式启动。


在金谷集团小站稻种源基地的育秧大棚内,播种机正将稻种精准嵌入育苗盘。今年田间的主角——津稻939品种,成为众多农户的“心头好”。历经了改良的这款“稻中优等生”,不仅抗倒伏性强、抗病能力突出,更在品质上有了较大提升。“939这个品种有香味儿,也很有嚼劲,所以我们今年大部分种植了939,还有津育粳22以及我们金谷集团研发的小站稻1号、小站稻2号新品种。”金谷集团鑫农公司农技人员贾旭东介绍说。


从种子筛选到基质调配,开春以来,区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多次前来指导。与技术帮扶同时送达的,还有国家的政策红利。区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刘畅告诉记者,“我们津南区今年提供每袋8元的基质补贴和每吨275元的有机肥补贴,预计为全区农户节本增收超过230万元。”


八里台镇大韩庄村高标准农田

今年,津南区继续增加小站稻种植面积至6万亩,眼下,在八里台镇大韩庄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已完成激光平地,新修的灌渠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农技人员正蹲在田埂边,采集土壤样本。区农业农村委农技人员刘畅介绍说,“我们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当中的养分状况,氮磷钾、有机质含量、pH值、盐碱度等,再根据作物的施肥规律,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春风拂过育秧棚,嫩绿的稻苗在恒湿环境中悄然生长。基地外,大型机械正在稻田里进行管涵铺设——这场“一粒种”到“一碗饭”的蜕变,正让津南沃野铺展出一幅“藏粮于技、兴业于新、惠农于心”的乡村振兴画卷。

来源:融媒津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