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镇茸达居民区地处佘北大居 ,由于住户数量多,垃圾分类管理难度较大,小包垃圾屡禁不止。为此, 茸达居民区多措并举,逐渐形成了一套长效管理机制。 目前,该社区集聚性小包垃圾点位基本消除,镇、区级垃圾分类检查均达标。

志愿引导,持续发力

为了更好地对垃圾分类进行引导,茸达居委会组建了一支“行动绿”志愿队,发动党员、商户、楼组志愿者和青年儿童共同参与垃圾分类项目。志愿者们向居民、商户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引导房东做好租户的及时宣传,同时定期巡逻,清理社区死角。青少年志愿者还拿起画笔,用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作讲述环保故事 。


“我刚搬来不久,看到居民群里一直在发志愿者宣传垃圾分类时的照片,觉得很有意义,就报名参加了,看着小区内环境一天天变好,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居民张女士说。

宣传深入,源头治理

针对租客流动性大,宣传发动不全面的问题,居委会还与物业共同发力,向小包垃圾落地频发的楼道上门发放知识手册。同时,结合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走访排摸,对辖区4家房产中介、房东、旭辉里商铺发放垃圾分类告知书,做好宣传引导。


“线上我们通过社区云、微信群定期宣传,推动更多居民参与环保自治。”茸达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刘磊介绍,“线下则在楼道口、电梯间公告板张贴告知书,电子屏播放投放相关信息,提升辖区民众知晓率。”

共同协商, 破解难题

“过了投放时间,怎么垃圾亭旁还有小包垃圾?”对于日常走访听到的反馈,居委会牵头召开议事协商会议,商讨解决对策。“我们引入了‘人工智能督导员’,每当有人走过时,电子小喇叭便会亲切地喊‘已过投放时间点,请将垃圾投到大垃圾房’。这样一来,大家都很配合,效果很好。”刘磊介绍。


针对焦点堵点,居民区还会同多方协同发力,一方面联系镇城建中心开展垃圾房专项更新,打造投口式垃圾房,安装不锈钢洗手盆,美化垃圾厢房整体环境,同时,对于个别居民,联系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警示教育,制作宣传视频,强化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我们还将继续积极探索新思路,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环境质量。”刘磊说。

记者:宋崇

图片:佘山镇分中心

编辑:桂可欣 沈莉娜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