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构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面前,近年来美国海军水下舰队的地位开始愈发重要起来。美军高层认为,水面舰艇因缺乏足够的隐蔽性而难以躲避来自解放军反舰火力的打击,但美军高性能的核潜艇却可凭借高速潜航和低噪音等优势,渗透接近解放军并发动攻击。那么,事情会按照这些人的想法而发展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相关报道的机翻

据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报道,“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24号艇“爱荷华州”号于近期服役,该艇也是最新批次的“弗吉尼亚”block4型核潜艇的第6艘。得益于“爱荷华州”号的服役,美国海军现役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来到47艘,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之位。然而应该看到的是,47艘这个数字,已经低于早年间五角大楼所设定的“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不应少于48艘”的底线,显示出美军开始难以维持水下舰队规模之势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我们知道,美国前总统拜登在去年12月签署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将“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采购数量削减为1艘。以当下美国造船工业的产能来计算,未来5年中,这款核潜艇的平均年产能基本只能维持每年1艘的水平。至于更新型的“弗吉尼亚”block5型核潜艇首艇,则已经确认推迟到2030年后才能服役。于是乎,对于美国海军来说,一个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可能在未来5年内出现一次“断崖式下跌”。


“洛杉矶”级核潜艇进入退役高峰期

截至目前,美军共有3款现役攻击型核潜艇,包括20艘“洛杉矶”级、3艘“海狼”级和24艘“弗吉尼亚”级。按照计划,最老的“洛杉矶”级将在未来5年中退役至少12艘,而“弗吉尼亚”级的交付数量仅为5艘,这将导致美国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规模骤降到40艘。从略显悲观的角度来想,只要未来5年中,某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出现哪怕一丁点的延迟,都可能让美军现役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分分钟掉到不足40艘的程度。


在船厂内接受维护的核潜艇

或许有人会说,即便是仅有40艘攻击型核潜艇,美军也仍有很大可能保持数量方面的世界第一。但请注意,还是到目前为止,按照美国海军官方网站和船厂发布的信息,处于维护和排队等待维护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为18艘,即实际可部署的数字仅为29艘。而在2012年时,美军现役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约为60艘,处于维护和等待维护的核潜艇数量仅有11艘。


近40%的核潜艇无法部署

两相对比便不难发现,如今的美国造船工业不仅在新造攻击型核潜艇的产能方面出现下降,就连对现役装备的维护产能都有了大踏步的倒退。当下处于“趴窝”状态的美军攻击型核潜艇的数量,已经占到此类装备总量的近40%。待到2030年代,这个数字会不会达到约50%呢?相关概率恐怕不会是0。


国产新型攻击型核潜艇效果图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就是一个颇为难得的追赶、甚至是反超的机会了。以国内造船工业产能来想,每年新开工3~5艘攻击型核潜艇并非难事。此前我们的攻击型核潜艇建造效率和装备规模之所以都不大,更多的是受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所带来的限制。只要相关技术得以被攻克,那产能就应立即铺开。


日本海自的“大鲸”级AIP潜艇

外界推测,解放军海军现役的攻击型核潜艇数量可能为8~10艘,这显然还远远不够。不难想象,在未来潜在的军事斗争需求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水下对手不只是20艘、甚至可能会更多的美军攻击型核潜艇。不排除包括日本海自的“苍龙”级和“大鲸”级AIP潜艇、甚至是澳大利亚海军的“柯林斯”级常规动力潜艇,都会成为我们的威胁和目标


中国该抓住机会提升核潜艇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水面反潜和航空反潜力量固然重要,但“以潜制潜”式的水下反潜作战同样不可忽视。仅就数量方面来说,未来5年内,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约20艘攻击型核潜艇,恐才能勉强满足人民海军所需。能否让此类装备的总量对美军实现“此消彼长”,就看我们能否抓住这次的机会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