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细思极恐。
大S去世后,有人翻出大S生前写的一部诗集,翻开之后,竟然发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原来大S的悲剧跟命运都有迹可循,死亡的尽头不是生命的终止,而是被遗忘。
《蝴蝶飞了》创作于2005年,是大S与英国插画家瑞秋·威廉姆斯(Rachel Williams)合作的插画诗集。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文字与视觉艺术结合,展现了她对生命、亲情与死亡的理解,其内容在她2025年离世后被广泛解读为具有预言性,成为公众追溯她精神世界的重要文本。
创作背景与主题
《蝴蝶飞了》以“爱”“忧郁”和“小S”为核心主题,共收录30余首短诗,搭配暗黑童话风格的插画。
大S在诗中用直白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探讨了自我认知、姐妹羁绊及生死命题。
对自我身份的剖白:“我不会说谎(你们可以说我口无遮拦)/我不爱应酬(你们可以说我难相处)……”
以反讽句式回应外界对她的争议。
诗中多次出现对小S的深情告白:“你是我的姊妹,我的手足,我的血和肉,请你好好爱你自己,就像我爱你一样”,
这段文字在她去世后被视作跨越20年的“遗言嘱托”。
预言性文本与命运映射诗集中的部分内容因与大S的离世经历高度重合,引发公众对其命运预感的讨论:
《你要带我去旅行》:“当我到达的时候早已精疲力尽,生意已经消失殆尽”,被认为暗喻她2025年因家族日本旅行突发流感离世的结局。
生死观的直白表达:
“活=等死。死=永生”,以及《我不在的时候》中追问身后评价的诗句,均与她豁达看待死亡的态度一致。
蝴蝶意象的宿命隐喻:
书名“蝴蝶飞了”象征生命的脆弱与自由,蔡康永曾以蝴蝶比喻她“只要美丽地飞过便足够”,这一意象贯穿她的人生终章,成为公众悼念的核心符号。
公众反响与文学价值尽管诗集出版初期被视为明星跨界尝试,但其文学性在她离世后得到重新评估:
网友称其诗作“如暗夜独白”,尤其是对亲情的刻画引发普遍共情。
部分评论认为诗作“天真与深刻并存”,蔡康永曾评价:“她怎么能这么认真地坚持肤浅的事,又如此童话地面对邋遢的世界”,点出她文字中理想主义与现实挣扎的交织。
作为早期多栖艺人的创作实验,《蝴蝶飞了》成为解读大S复杂性格与精神世界的关键文本,亦为华语娱乐圈罕见的女星私人化写作样本。
诗集与现实人生的互文
大S的人生轨迹与诗集中的预言形成微妙呼应:
《曾经我也是受人保护的花朵》中“我变成城门外的侍卫”一句,与她自幼保护家人、成年后为妹妹小S遮风挡雨的经历高度契合。
诗中对流言的非议(“用恨束缚不了我”),映射她面对婚变、吸毒指控等风波时的态度,即“冷漠、背叛、中伤都伤不了我”。
大S生前曾经说过: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全世界都会对我温柔以待。
有人说大S一生如同一个献祭者一般,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自己的娘家,她生来似乎就是为了担负起徐家顶梁柱的重担,明明有妈妈,姐姐,怎么轮也轮不到她,偏偏是她举起了徐家的这杆大旗。
若选择了婚姻,首先是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若不舍父母手足,与原生家庭无边界的深度捆绑,还不如不结婚,放过别人也成全自己,才会皆大欢喜。
鱼和熊掌兼得,任何人都实现不了。
大S一辈子都活在自我营造的世界中,在那个世界里,她是所有人的拯救者,而自己却没有任何人拯救。
相对于大S,张兰才是真正的清醒者。
有人说张兰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但我不这么看,我是觉得她看见儿子被逼到墙角了,被逼到抑郁了,最爱的孙子孙女又思而不得,她这个做妈妈做奶奶的肯定心疼啊,她也很豪气的,非常舍得给儿媳妇花钱,前儿媳家花了钱不少,可没一句好话不说,还要处处拿捏她儿子,那她再不出来反击难道还等着更大的狂风暴雨吗?
我相信做妈妈的都能理解她的这种做法,张兰这一辈子最好的角色不是女企业家,而是母亲。
反而大S,做了一辈子的明星,根本不懂什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