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住手!”这声怒吼,4月5日在美国全境上空震响,随即穿越大西洋,响彻伦敦、巴黎、柏林的街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示威,这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规模最大、波及最广的抗议浪潮;不是短暂的宣泄,而是对一个日益脱离理性、远离人民的执政路线的全面反击。这场抗议浪潮,不再是左翼小众、也不再只是象征性的街头游行,而是愤怒的民意洪流,正面撞击着白宫那堵日益僵化、傲慢的权力之墙。



起因就是特朗普政府在4月2日抛出“对等关税”政策,向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挥舞起加税大棒,直接点燃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也点燃了民众的怒火。这一政策不仅扰乱了全球贸易,也在美国本土制造了严重后果:物价暴涨、股市暴跌、投资信心溃散、民众焦虑加剧。在这个背景下,超过一千场“住手!”集会迅速在全美各州爆发,连伦敦、巴黎、柏林都出现声援活动。这是一场真正的跨国民怨联合抵抗,是对“美国优先”逻辑下全球被牺牲者的集体反抗。

讽刺的是,这些抗议并未打动白宫半分。面对铺天盖地的怒火,特朗普和他的幕僚选择的不是回应,而是蔑视和攻击。他们继续用空洞而廉价的口号——“保护美国人”“恢复繁荣”——来掩盖其政策的本质:将所有代价转嫁给普通人,将短期政治收益凌驾于长期国家利益之上。他们指责前任政府留下的“烂摊子”,却绝口不提他们正在制造的现实地狱;他们口口声声说要保护工人阶级,却让消费者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让小企业在全球供应链的破裂中挣扎求存。

现实已无法掩盖。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罕见公开表示,“美国消费者将感受到痛苦”。摩根大通将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调至60%。市场分析师甚至直言:“特朗普政府正用炸药重新定义全球经济秩序。”而在民众层面,抗议者的声音更加尖锐直白。马里兰州众议员拉斯金在集会上痛批特朗普为“只懂价格、不懂价值的经济破坏者”。华盛顿国家广场上的民众喊出:“他们正在掏空我们的政府!”一句话,道出了美国民众对“马斯克式政府效率部”政策的极度愤怒和不信任——所谓削减支出,不过是对社会保障的冷血阉割;所谓提效改革,不过是对工薪阶层的全面收割。



在英国伦敦,抗议者手持“美国怎么了”“停止伤害人民”的标语,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核心。美国正在自毁形象,脱离盟友,挑起冲突,像一头失控的野牛横冲直撞。曾经以“全球领导力”自居的美国,如今成了全球经济动荡的最大变数。欧洲街头喊出“别碰加拿大”“别碰格陵兰岛”的标语,虽显戏谑,却昭示出国际社会对美国任性霸道外交的深刻警觉和警惕。

美国民众的切肤之痛,正在形成滚滚洪流。在北卡罗来纳州,抗议者卡斯蒂略愤怒表示:“政府根本没有听取人民的意见。”而布鲁克林的克里斯蒂更是直言:“谁还会想在美国投资?”一国总统的经济政策,竟然引发了对国家未来根基的普遍质疑,这不仅仅是经济失误,更是执政危机的前兆。特朗普试图将政策包装成“国家强硬”,实则是将整个国家绑在他的赌桌上,让全民为他的政治生涯押注。

美国政府坚称“经济即将繁荣”,但事实是鸡蛋涨价、油价暴涨、企业关闭、股市动荡、民众陷入焦虑与困惑。白宫所谓的“经济繁荣”,不过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对普通人痛苦、全球秩序混乱基础上的虚妄繁荣。



特朗普政府正试图用一套冷酷、激进、封闭的路线,重塑美国的国家角色。但这个过程不是“再伟大”,而是“更危险”。当一届政府不再接受制衡,不再聆听民意,不再珍视制度规则,它就不再是一个民选政府,而是一台脱缰的巨兽。而美国民众,无论是从新罕布什尔乘大巴赶到首都的抗议者,还是因物价而陷入困境的普通消费者,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政府:够了。

“住手!”不是一次情绪释放,而是一场信号警报。它昭示着一个社会正在临界点上颤抖,正在对疯狂政策发出求救呼声。如果白宫继续装聋作哑,继续用愚蠢的经济豪赌去换取民粹欢呼,等待它的,会是全面的社会反噬。一个政府,终究不能靠愤怒维持强硬,更不能靠关税掩盖无能。当这场抗议潮从美国扩展至全球,特朗普真正需要面对的,不只是反对党和批评者,而是世界对“特朗普主义”全面失控的深切恐惧与坚决抵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