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说岳》神怪框架下的因果律。

《说岳》中加入了很多神怪、仙佛因素,比如大鹏鸟、赤须龙、女土蝠、铁背虬王等。

大多数人遇到这些“迷信”元素时,都是直接跳过不看,很少有人会去研究它的深层含义,更不会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整部《说岳》是被嵌入到神怪、仙佛的因果律框架之下的,就像《红楼梦》里的“梦、幻”等字眼一样,越是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越能体现作者真实的思想内涵。



我们先梳理一下岳飞与金兀术的前世因果,整部书的来历,是从宋徽宗郊天点错一点开始的。

宋徽宗是长眉大仙降世,这是个道门的神祗,因为在给玉帝的表章上点错一个“点”,把玉皇大帝写成“王皇犬帝”,所以玉帝让赤须龙下界惩罚他,扰乱大宋朝的江山。

赤须龙也是道门的神祗,整个事件,完全是道门内部的家务事。

赤须龙是玉帝的使者,他代表的是正义和因果。

赤须龙下界以后,就转世成为了金兀术,金兀术虽然表面上是反派,实际上却是《说岳》中的第一明主

宋徽宗种下了恶因,玉帝降下了恶果,这就是因果律。

类似的情节,在古典小说中其实有很多,比如《封神演义》女娲惩罚殷纣王、《西游记》中玉帝惩罚凤仙郡郡守,算不上什么新鲜桥段。



然而,佛门如来却横生枝节,如来恐怕赤须龙无人降服,所以派金翅大鹏鸟下界,保全大宋江山。

这一掺和就有点变味儿了,本来是道门内部的家务事,如来突然插上了一杠子,就有了佛道之争的意味。

为什么会派大鹏鸟下界呢?表面上来看,是因为岳飞字鹏举,实际上是因为大鹏鸟为佛教里的神祗,梵语为迦楼罗,以龙为食物,是赤须龙的克星。

如果从佛道之争的视角重新梳理因果,赤须龙是秩序的维护者,而大鹏鸟是寻衅和秩序的扰乱者。

所以,历史上的岳飞是民族英雄,是百分之一百的正面形象,而《说岳》中塑造的岳飞却并非完全是正面的。



如果带上了“民族英雄”的有色眼镜,就永远无法搞懂作者的真实意图。

从宏观因果律的角度来说,岳飞的前身大鹏鸟,是一个寻衅者和秩序的破坏者,所以他才是《说岳》中最大的反派。

不管是大鹏鸟还是岳飞,作者从没给过他们太过正面的特写。

大鹏鸟作为如来的护法神,是一个性情乖张暴戾、执着于相、不遵戒律的恶神,所以如来骂他是“孽畜”,陈抟老祖说他是“畜牲”、骂他“凶恶”。

如果你摘掉有色眼镜,就绝对不会认为这是对岳飞的肯定和讴歌。

所以,这才是作者对岳飞的真正态度,这才是《说岳》神神鬼鬼的框架之后藏着的真东西。

岳飞的形象同样也不太光彩,有人戴上了有色眼镜,非要说他是“愚忠”,这对他来说实在是太客气了。



实际上,不管是“愚”还是“忠”,这两个字绝对用不到岳飞的身上。

在《说岳》的所有武将当中,岳飞绝对是最有心机的少数几个人之一,所以“愚”字根本无从谈起。

说到“忠”,同样也谈不上,历史上的岳飞是忠臣,不代表小说中的岳飞也一定就是忠臣。

优秀的历史题材小说,蕴含着作者本人的历史观,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重新定义与评价。

看小说就是看小说,不要跟自己较劲,也不要像强迫症一样,硬是把小说和历史掺和到一起。如果你无法接受对历史人物的另一种定义与评价,趁早放下小说,你需要的是一本《中国通史》。

《说岳》中的岳飞不是什么忠臣,作者对他是明褒实贬,岳飞七岁就执着于“封侯之志”,他爱惜前程与名声更甚于爱国。



为了他的“忠臣”之名,他不惜纵容奸臣、维护奸臣,甚至不惜为国害贤,弃国家与义气于不顾。

《说岳》隐藏着作者对岳飞的批判思想,只要你摘掉有色眼镜,忘掉历史上的精忠岳飞,仅仅把小说当成小说来看,平心而论,你很难对《说岳》中的岳飞心生好感。

《说岳》承袭并延续了《水浒传》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放下道德包袱你就会发现,《说岳》中的岳飞和宋江有太多相似之处。

大伪似真,大奸似忠,执着于前程名声,弃兄弟同袍如弊履,弄机谋权术于腹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岳飞表现的比宋江更恶,宋江虽然阴毒腹黑,但他在接受招安以后,表现出的拳拳爱国之心是热忱且真挚的。



而岳飞为了自己死后的名声,不惜帮助秦桧害死自己的兄弟、儿子、同袍,亲痛仇快,宁可让奸臣把国家断送了,也不愿意自己的清名受到半点玷污。

作为大宋王朝的“护法神”,岳飞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和大鹏鸟是一样的,他身上表现出来的不是忠义,而是对贪嗔痴的执着。

对于这样的定义与评价,我感到很痛心,但你可以不认可,而作为《说岳》的读者,你不能否认作者对岳飞的批判态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