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

一场悲剧,他激情杀人之后,纵身从高楼上跃下,在绝望的深渊中如何找到希望的微光?

一次重生,南汇监狱“破冰”教育矫治团队通过四十八级台阶的“身心共治”,一步步引导和帮助他走上新生之路。


张一(化名),因一时冲动,故意杀人,杀人之后,他试图通过跳楼结束生命,因高空坠落,虽侥幸存活,但是双腿和腰椎遭受重创,几近瘫痪。被法院判处死缓入监后,张一内心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在狱中,他与同犯关系紧张,时常因小事爆发激烈争吵。在他绝望之时,民警郑宝斌和“破冰”教育矫治团队伸出了援手,为他点亮了一盏希望之灯。


part 1

点亮生命之光:生命文化教育


“破冰”教育矫治团队认识到,想让张一有所改变,首先要点燃他内心的希望。根据“一人一案一策”个性化矫治策略,监区制定了严谨细致的教育矫治方案。民警郑宝斌在与张一谈心过程中,用“人生账本”的方式,让他一笔一划地记录下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张一的笔尖触碰过往时,完成了一次自我生命史的梳理与解构。

郑宝斌鼓励张一参与监狱的生命教育矫治项目,通过认养一盆绿植,让他在每日的浇水、施肥、修剪中,感受生命的生长与变化,从而重拾生活信心。当绿植长出新叶,张一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是对新生的渴望。

郑宝斌耐心地对张一进行教育引导,从母亲殷切地期盼着他的回归切入,鼓励他为了家人的期望与幸福,积极投身于自我改造之中。在会见时,当张一看到母亲日益苍老的面容以及充满期盼的眼神时,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母爱如同温暖的春风,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馨与力量,这份情感强烈地激发了他重新投入改造、积极向上的决心和动力。


part 2

助力身体康复:科学锻炼与细致关怀


解决了张一认识上的问题后,身体康复也是帮助他投入改造的重要一环。“破冰”教育矫治团队召开专题犯情分析会,积极寻求最佳治疗方案。民警多次陪同他前往监狱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并依医嘱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康复方案。随后,郑宝斌严格监督张一按照医嘱执行锻炼计划,从饮食到尝试下床活动,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不易。

在张一因锻炼而忍受肢体疼痛时,民警郑宝斌及时给予安慰与鼓励,让他坚持康复训练不放弃。汗水浸透了衣衫,泪水模糊了双眼,张一也从最初的艰难尝试,到逐渐能够拄着拐杖稳步前行,每一步都见证了他决心改变的毅力。


part 3

培养健康心态:心理矫治与情绪疏导


在转化张一的过程中,“破冰”教育矫治团队始终关注着他心理变化。为此,郑宝斌细致地审阅了张一的副档资料,并深入剖析了他的成长历程,力求找到那把能够打开张一心扉的钥匙。

郑宝斌尝试深入张一的内心世界。通过耐心倾听他的心声,细致了解他的想法和困惑,郑宝斌通过谈心谈话循循善诱地引导张一正视自己的过去,让他认识到错误并勇于承担后果。同时,他也不断鼓励张一积极面对改造过程中的重重挑战,勇敢地迈出新生的步伐。

通过一系列不懈的努力,张一愿意向郑宝斌敞开心扉,与他分享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在后续的转化工作中,团队也持续关注张一的心理状态,通过生命文化教育、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帮助他逐渐走出过去的阴影,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和向往。


part 4

深化认罪悔罪:法制教育与反思忏悔


为了让张一深刻认识并反省自己罪行,“破冰”教育矫治团队进一步强化对他的普法教育。通过组织参加法律知识讲座、参与罪犯忏悔大会等活动,教育引导张一深入反思自己的犯罪行为,使他深刻认识到罪行的恶劣影响。当在大会上听到被害人家庭声泪俱下的哭诉时,张一深深地低下了头,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脸颊,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在民警郑宝斌耐心引导下,张一逐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达了真诚的赎罪意愿。他郑重其事地重新书写了认罪悔罪书,字里行间详细剖析了自己给被害人家庭、自身家庭乃至社会所带来的巨大伤害,字里行间透露出深深的自责与悔恨。

不仅如此,张一还主动提笔,给被害人的亲属写了一封道歉信。在信中,他诚挚地写道:“请您们宽恕我,我愿意倾尽余生之力去弥补我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张一发自肺腑的悔悟,也让郑宝斌深感欣慰,他看到了张一真正的改变与成长,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帮助他走向新生之路的决心。


part 5

改善人际关系:学会欣赏与尊重


为了改善张一在狱内的人际关系,民警郑宝斌巧妙地运用策略,帮助他学会欣赏与尊重他人。他给张一安排了一项特别的任务:每天寻找并记录同犯的三个优点,同时反思并指出自己的三点不足之处,随后在监组生检会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一发现,每个同犯身上都有着他未曾注意到的闪光点——无论是坚持不懈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还是深藏不露的才华。这些发现促使他开始主动与同犯们交流,逐渐打破之前的隔阂。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张一不仅学会了更加尊重他人,也变得更加谦逊自省,与同犯们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开始积极参与监区组织的集体活动。来自周边人的认可,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快乐。


part 6

巩固改造成果:艺术矫治与兴趣培养


为了进一步调整张一的改造心态,民警郑宝斌鼓励他积极参加监区的书法、绘画、手工衍纸等兴趣小组活动。在民警耐心引导和鼓励下,张一逐渐发现了其中的乐趣。他拿起纸和笔,沉浸在制作作品的专注和宁静中。

张一的衍纸作品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样,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图案,作品不仅得到了民警的认可,在会见时民警也会展示给家人看。家人看到他用心制作的作品时,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很欣慰。

结 语


在“破冰”教育矫治团队民警的引导下,张一的身体也逐渐康复,从刚入狱时需要同犯抬行,到如今能够独立走上1楼到3楼48级台阶。更重要的是,这48级台阶,不仅仅是日常服刑反复走的路,更是他人生重生的希望之阶。未来的改造之路还很长,但张一已经做好了准备,用赎罪和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个挑战。

南汇监狱民警用行动诠释了“救赎”的真谛,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有效防范化解罪犯矛盾诉求、有效促进监管改造工作提质增效的有益探索。他们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改造工作,为像张一这样的罪犯指明了一条通往新生的希望之路。


编辑:郭 伟

供稿:南汇监狱 王燕虹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