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手TANK(吕建忠)曾凭借《给我你的爱》、《三国恋》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在乐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因为他一出生就患有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得不在事业高峰期离开舞台,姐姐和阿姨也因为心脏问题离开了他。
2024年11月,TANK在浙大二院成功接受了亚洲首例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重获新生。这个疾病听着陌生,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常能听见年轻人猝死的遗憾消息,而肥厚型心肌病,正是主要原因。
心脏太“胖”也是病
你见过有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突然晕倒吗?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以心室非对称性肥厚为特点,发病率较高,大概500人中就有一例患者,尤其对年轻人威胁巨大,是青少年运动猝死的重要诱因。
绝大部分肥厚型心肌病为遗传性,所以如果一旦发现有人患有这种疾病,建议亲属都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的筛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排除风险。
肥厚性心肌病并不是整个心脏都“肿”了,而主要是心室的肥厚,尤其是室间隔的肥厚。
可以将心脏想象成一间房子,房子的墙壁相当于心室的肌肉,心腔相当于房子的居住面积,如果墙壁过于厚了,那么居住面积就小了,过厚的墙壁再挤压了门口的过道,导致人员的进出不方便,那么这样的房子肯定居住着不舒适的,相对于心脏来说也是一样的,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心脏可出现泵血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有些患者早期毫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不适,很容易被忽视,往往是在常规体检发现心脏杂音或心电图异常时才确诊。
一旦出现症状,如运动时呼吸困难、躺下时呼吸困难加重(坐起来或站立会缓解)、胸痛(活动后加剧)、昏厥、心跳异常(过快或有“漏搏”感)、下肢肿胀等,就意味着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且通常症状出现得越早,预后越差。
心脏“胖”了真要命
除了猝死,肥厚型心肌病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心律失常
01
这是肥厚型心肌病常见的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和房颤最为多见,严重时还会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甚至心脏停搏,随时可能引发心脏性猝死,直接威胁生命安全。
动脉栓塞
02
心脏内的血液流动因心肌肥厚受到影响,容易在左心耳或左心室形成血栓。而一旦血栓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游走”到全身各处,堵塞动脉,引发严重后果,比如肺栓塞、脑栓塞等,导致肺部、脑部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心力衰竭
03
心肌肥厚会让心室舒张变得不顺畅,早期即可引起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严重的心力衰竭。TANK就是因为遗传性肥厚型心肌病继发淤血性肝硬化,心脏衰竭与肝功能衰竭并存,传统的单一器官移植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只能通过高难度的心肝同期联合移植手术来挽救生命。
“瘦”心有方护健康
想要确诊肥厚型心肌病的话,最有效的检查手段是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采用声波来对心脏进行成像,医生能够用它测量心脏壁的厚度、心腔的大小,以及判断心脏的泵血情况。由于肥厚型心肌病具有家族遗传性,所以医生可能还会建议检查病人的家族成员是否也有该病。
肥厚型心肌病虽然可怕,但并非无药可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预防猝死,而且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症状,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比如,缓解胸痛或呼吸困难的药物,能让患者呼吸更顺畅、胸痛减轻;有些药物可以抑制心肌进一步增厚,延缓病情发展;还有降低猝死风险、控制心律的药物,为心脏健康保驾护航。
非药物治疗:
例如手术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时刻监测心脏跳动,一旦发现异常,能及时进行干预,维持心脏正常跳动,预防猝死。此外,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化学消融去除部分肥厚的心肌组织,给心肌“减肥”,改善心脏功能。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心脏健康,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定期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别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动力源”。
文章作者:成语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
盲人是怎样吃橘子的?
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头比较痛)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猜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