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鲨导读:种植牙自由还有多远?

作者 | 张二河

编辑 | 卢旭成

前不久,一则神秘都市传说在公司茶水间流传——

隔壁工位那位被岁月“镌刻”的张姐,竟在一场长达三个月的“闭关”后,啃着苹果推开了磨砂玻璃门。当她的烈焰红唇漾开45°微笑时,我恍惚看见她虎牙尖上流转的不是冷光,分明是青春永驻的魔法。“整牙才是当代驻颜术”,果然名不虚传。

然而,当我试图在种植牙江湖里复刻这场奇迹时,却发现:口腔医疗简直是广大工薪阶层难以企及的高消费领域——复杂根管预备600元、纤维桩修复1000元、德国进口牙冠5400元……尽管已经对“看牙贵”已有心理建设,但上万元的花销仍然令人望而却步。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随着种植牙集采落地,曾经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价格大幅下降,让众多消费者加入了“看牙”的大军。但在需求旺盛、市场繁荣的同时也滋生了不少乱象,一些无良机构设置的“套路”和“陷阱”,让众多消费者苦不堪言。


“套路”和“陷阱”

“花了1.9万元正畸了一年五个月,到现在咬合比矫正前更差”“戴完牙冠后,牙龈一直出血导致我无法正常吃饭,机构不给解决问题”“我花了3000元补牙,包含材料费395元,补完牙后才得知并未使用该材料”……在人民网“人民投诉”平台上,不少用户道出了口腔治疗消费的“心酸”经历。

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口腔医疗服务专业性强,且存在高度信息差,消费者通常只能依靠专业人士的指导。而目前民营口腔医疗机构众多,且定价自由度较高,再加上集中采购后,口腔医疗机构的收入和利润相对被压缩,一些不良口腔医疗机构为获取利润,通过在社交平台上投放大量广告“套路”消费者。

比如,“报价8500元术后变2万”低价引流获客、再高价收割,成为了不少口腔医疗机构的“获利野路”——先以“首颗低价”吸引患者到店,后续却告知其他牙齿种植费用高昂,还设有手术费、检查费、麻醉费、骨粉骨膜费等各种附加费用,总价远超预期。还有机构宣称“全包价”,实际治疗时却以升级牙冠、术后护理等理由额外收费……

看牙贵,一方面源于国内正规的牙科门诊数量较少,另一方面也因为国内社保对看牙费用的报销十分有限。通常,在社保定点医院进行拔牙、牙周病等基础治疗,社保可以报销一部分花销,但如果是烤瓷牙、种植牙、洗牙等基础治疗之外的项目,都在社保报销范围之外。因此,最近十余年,国内商业保险陆续推出了齿科保险相关项目,但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乏有消费者对齿科保险进行控诉。


某网友在知乎上爆料,去某诊所治疗前提前购买了齿科保险,本以为可以省下巨额费用,但就诊过程中发现,原本只需自费800多元便可完成的治疗,后又被诊所不同医生告知口腔内根管复杂,牙尖炎症需清除,根管较细需显微镜辅助等,费用是4800元,保险报销后自己需要支付2千多,价格整整翻了一倍多。

而没有了解清楚保险涵盖项目被割韭菜的消费者更是比比皆是。以较普遍的综合意外险为例,这类保险主要是保障因车祸等意外导致的牙齿损坏所涉及的医疗费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根据牙齿脱落颗数判断伤残标准,从而进行赔付。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意外险是将牙齿修复列为免责条款规定的。

最大的“不保险”,还在于口腔医疗机构突然“跑路”。一些口腔医疗机构由于经营不善,或者本身不合规“恶意欺诈”,突然之间停业,导致一些口腔患者不仅经济受损,治疗也被迫中断。“交了钱种牙,只栽了钉子、装了难看且不能正常使用的塑料过渡牙,牙冠还未安装,诊所就莫名关门。”一位“种牙者”苦恼地告诉蓝鲨消费。


从“不敢种”到“放心种”

“种牙贵且有失败的风险,谁来担责?”“机构跑路如何维权?”……如何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是口腔医疗行业能否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近日,口腔医疗行业迎来专业化、规范化新解法。

2025年3月,美团医药健康面向口腔种植牙领域,于全国305城推出“放心种”,行业首推“服务+保险”的履约交易保障新模式。

“放心种”联合头部口腔商户共同推出单颗种植牙套餐,针对产品价格不清晰和售后无保障等常见用户痛点,推出全网比价,并做出“种植失败,免费复种;门店关闭,放心转诊;无法复种,全额退款,加上全网可比价”四大承诺。据悉,相关权益保障囊括韩系、欧系种植产品,主要包括奥齿泰、登腾、诺保科、士卓曼等品牌,用户下单即可享受平台赠险,由美团商家保险联合保司定制推出。


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美团通过平台力量以其专业性解决了口腔医疗消费场景中的诸多老大难问题,,显著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

一方面,在“放心种”模式下,消费者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不同价位的种植牙套餐,随后在该套餐的可用商家名单中选择可以核销的店铺。该模式将种植牙品牌明码标价,,消费者只需要选择自己心仪的植体即可,消费体验和其他团购项目一样方便。

另一方面,“放心种”联合头部口腔机构,从源头把控医疗质量,确保诊疗环境、设备及医生资质符合要求。基于硬件设施的合规性、医疗团队的资质认证、历史诊疗记录的安全性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美团遴选出兼具专业医疗水平与优质服务的合作机构。诊疗过程中配备专属客服团队提供全流程跟踪,确保每个治疗环节的专业性与服务响应的及时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放心种”还对更多消费场景提供了保障。比如当原就诊机构因故无法继续提供服务,平台会安排转诊;无法完成复种,还可获得全额退款,全面保障诊疗周期和风险场景,确保用户得到妥善安排……

此外,平台还全面打通保险与平台的线上流程,保证投保、理赔、赔付全链路透明可视。24小时专属客服会全程跟进响应,用户通过平台在线申请理赔即,理赔流程高效便捷。

从技术、资金、服务等三大维度出发,美团“放心种”为消费者的种牙诊疗提供了“全周期风险兜底”,真正实现“一次选择,全程无忧”的种牙体验。


新范式

21世纪初至今,全球口腔医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一方面,口腔医疗服务的种类不断增加,如美容牙科、正畸、种植牙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口腔医疗产品的种类也日益丰富,从传统的牙科材料到高科技的牙科设备,满足了不同患者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口腔健康和美观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口腔医疗消费从 “牙痛才就医”向定期检查、预防保健和美容修复等多元化需求转变,愿意为口腔医疗服务支付更高费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伴随齿科美容需求的不断上升、民营口腔诊所的日益普及和口腔技术的进步,预计2025-2030年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到2030年将超2200亿元。

而在政策层面,自2022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在全国范围部署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今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2025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更是首次将降低种植体修复前脱落率纳入2025年质控工作改进目标……也将进一步推动口腔医疗市场规模持续扩容和高质量发展。

在此形势下,打破消费者与牙科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任割裂等问题,就成为口腔医疗行业“进化”的关键要素。美团“放心种”模式,正在以数字化平台的力量重构口腔医疗行业生态。


一方面,依托庞大的本地商户和用户基数(超7亿年活跃用户),美团能够基于用户的搜索行为、消费记录、地理位置等数据,连接有种植牙需求用户(如中老年群体、牙齿修复需求者)和提供专业服务的机构, “放心种”保险权益加持,还能强化“价格透明+风险兜底”的认知,缩短决策链路。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积累,美团平台已经合作了大量优质口腔机构资源,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口腔服务。同时,美团的精准流量匹配,可以减少口腔机构的无效营销投入,使其更专注于技术提升。此外,海量的用户反馈数据,可以促进种植牙成功率、医生资质等行业指标的完善,进一步推动口腔机构的服务质量。

目前,中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7%,就诊率却不到 10%,拥有牙科保险的更是微乎其微。这是因为,中国人的齿科疾病始于青少年时期缺少牙齿护理知识和诊疗条件。随着人们对于齿科预防治疗的重视,口腔消费行业增量空间仍然巨大。帮助消费者从不敢种跃迁到放心种之后,本地生活平台能做的,也还有很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