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描述
患儿男性,2019年7月(患儿8岁11月)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2019-07-17行头部MRI示:鞍上占位性病变。2019-07-22视力检查:右眼0.4,左眼0.6,视野无明显缺损。2019-07-26行肿瘤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鞍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WHO 1级),部分区域伴粘液样变性,局灶增殖指数增高。GFAP(+),Ki-67(局部+5%),Nestin(+),Olig-2(+),Vimentin(+)。基因检测:BRAF融合(-),BRAF突变(+)。术后定期复查MRI残余肿瘤稳定,视力稳定,未行化疗。
化疗过程
2022-03-28复查头部MRI提示:鞍区残余病变范围增大。患儿自觉视力下降。2022-4-15化疗前查头MRI:鞍上可见小片状不均匀强化影(图1)。2022-04-16视力检查:右眼0.4,左眼:1.0,视野示右眼少许暗点,左眼颞下象限部分缺损。2022-04-16开始行改良CV方案化疗。
图1:2022-4-15化疗前头MRI:鞍上可见小片状不均匀强化影。
化疗6个月后复查头MRI(2022-10-14)提示鞍上异常强化影较化疗前缩小(图2)。视力检查:右眼0.4,左眼1.0,视野同前。继续原方案化疗。
图2:2022-10-14化疗半年后头MRI:鞍上可见小片状不均匀强化影,较化疗前缩小。
2023年6月底结束化疗,共14个月,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束治疗后定期随访核磁,2025年2月复查MRI示鞍区残余病灶持续缩小(图3)。复查视力:右眼0.5,左眼1.0,视力进一步改善。
图3:2025-2-19化疗结束20个月后,复查头MRI提示鞍区残余强化影几乎全消。
专家点评
视路胶质瘤位于视神经传导通路,与视神经及视束关系紧密,部分肿瘤累及下丘脑,手术难以全切,术后易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极大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对于视路胶质瘤,放疗可能引起严重的迟发性损伤,如认知功能损伤、内分泌紊乱、脑血管事件、第二肿瘤等。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保留并改善患儿视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此类患儿的主要治疗手段。
卡铂联合长春新碱方案,即传统的CV方案,虽然对儿童视路胶质瘤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起效较慢,不利于患者视觉功能损害的恢复。贝伐珠单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诱导肿瘤迅速缩小,但是停药后几乎所有肿瘤会再次进展。针对BRAF通路的靶向治疗,有效率约为40%,但是有一半以上肿瘤在停药后6个月内进展。我科经前期研究,对传统CV方案进行优化改良,可将传统CV方案的缓解率从50%提高到约80%,疾病控制率接近100%。在视路胶质瘤的治疗中,患儿视力的保护与改善是必须关注的问题。改良CV方案可以缩短化疗起效时间,减轻肿瘤负荷,挽救患儿视力,部分患儿治疗后视力有明显改善。如本例患儿,通过改良CV方案治疗肿瘤长期控制,视力得到保护,可正常生活并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将科学评估患儿视力变化,关注化疗效果、起效时间与视觉功能变化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