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对阿司匹林都不会陌生。作为经典的抗血小板药物,它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显著降低心梗、中风等事件风险,被誉为“心血管保护基石”,全世界每年阿司匹林的销量一千亿片以上。

然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除了有出血风险、胃肠道损伤等隐患,还有一些用药细节,如果不注意,可能危及健康!

在具体介绍需要注意的6个用药细节之前,我们先熟悉下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安全性。

一、阿司匹林的双重作用与矛盾风险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基于其对环氧合酶(COX)的不可逆抑制:

1.抗血小板作用:通过抑制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生成,从而阻断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2. 抗炎与副作用:抑制COX-2可能减轻炎症反应,但长期使用会削弱胃黏膜保护机制,增加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风险。



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5个关键细节

1. 用法用量

注意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是100mg,千万不要自行随意加量。

注意阿司匹林肠溶片需空腹服用(餐前30分钟-1个小时),避免药物在胃内溶解损伤黏膜;普通片则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刺激。

若漏服一次,下次无需加倍补服,单次剂量过量可能诱发急性出血。

2. 注意胃肠道保护

年龄>65岁、有消化道溃疡史或合用糖皮质激素者,必须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一项纳入3.6万例患者的Meta分析显示,联用PPI可使消化道出血风险降低50%-70%。注意避免饮酒、辛辣食物,定期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

3. 出血风险的动态监测

早期信号:黑便、牙龈出血不止、皮肤瘀斑、头痛伴呕吐(警惕颅内出血)需立即就医。长期用药者每6个月复查血常规(关注血红蛋白)、便隐血试验。

4. 手术与特殊操作的停药策略

牙科操作、内镜检查等低危手术无需停药;心血管或神经外科等高风险手术需术前停用7天。若突发严重出血,可输注血小板以及使用止血药物等。

5.高尿酸血症患者注意监测尿酸

阿司匹林可以引起尿酸水平升高,因此高尿酸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需要监测尿酸水平,如果持续升高,需要服用降尿酸药控制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

6.注意监测血压

需优先控制血压至<140/90mmHg,否则出血风险倍增。高血压未控制者谨慎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血压>150/90mmHg时脑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结语

阿司匹林是“双刃剑”,其预防心梗、脑梗的长期疗效取决于细节管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从剂量、服药时间到联合用药,每个环节都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应定期随访、及时反馈异常症状,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