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周立人故意杀人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周立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受害者家属眼中含泪,长舒一口气。

周立人,因故意在室友食物中投放秋水仙碱,导致对方中毒身亡。

这起案件,从准备到动手,时间跨度近一年,不是冲动行凶,而是冷静算计。在一次次争吵之后,周立人开始在网上查阅秋水仙碱的资料,通过电商平台悄悄购买并隐藏毒药。2024年4月,他趁室友食用燕麦片时下毒,最终致人死亡。





从搬进宿舍那天起,周立人与室友就因为卫生问题,小摩擦不断。

2024年3月5日,同宿舍的三名学生实在忍无可忍,向辅导员提交申请,希望能把周立人调走。

可周立人一听,当场拒绝。

时间到了3月30日,三名室友商量后,联名再次提交调换申请。但学院考虑到种种因素,并没有强制周立人搬离。

4月2日,室友张某向校方反映,周立人不仅卫生习惯差,经常晚归打扰大家休息,甚至还把液化气带进宿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据媒体披露,两人关系早已紧张。争执不断、沟通失败、换寝未果,裂缝一步步扩大,却从未真正被解决。

据张某回忆,自周立人搬进宿舍,他们之间的争吵不下20次。校方了解情况后,很快同意为周立人调换宿舍。

可谁能料到,就在等待调换的节骨眼上,大祸临头。4月3日,周立人得知室友向学校申请将自己调出宿舍,心里那股恶念瞬间被点燃。

4 月 7日,张某像往常一样,冲了麦片食用。关于秋水仙碱的资料,还偷偷网购了秋水仙碱粉末,藏在宿舍衣柜里。7



当天,他趁宿舍没人,将秋水仙碱粉末投进寝室共用的罐装麦片中。

4月7日,张某像往常一样,冲了麦片食用。

没过多久,就开始呕吐不止,身体极度不适。同学们见状,赶紧将他送往医院。

但遗憾的是,尽管医生全力抢救,4月13日,张某还是因急性秋水仙碱中毒,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离开了人世。

4月17日,警方经过细致侦查,成功将周立人抓获归案。庭审现场,周立人眼神闪躲,试图狡辩,声称自己只是一时冲动,并非蓄意杀人。



但公诉机关拿出的铁证,让他的辩解毫无说服力。

公诉机关指出,周立人对秋水仙碱的毒性了如指掌,却故意投放,而且在张某中毒后,选择隐瞒投毒事实,其行为完全构成故意杀人罪。

法院经过深入审理,认定周立人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大,对社会危害严重,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

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投毒室友黄洋,致其中毒身亡;
再往前,1995年的朱令案,更是让一代人记住了“投毒”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极致恶意。

当年的朱令是清华大学才貌双全的学生,却因遭人投放剧毒化学品“铊”而导致全身瘫痪,终身残疾。至今,案件仍未有明确司法结论,却成为中国现代社会投毒类案件最广为人知的符号性事件。

从清华,到复旦,再到湘潭大学,悲剧穿越了30年,地域不同,角色不同,毒药不同,但惊人地相似。

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解决问题?

愿逝者安息,愿罪责昭彰。更愿那些可能正在积压情绪的人,能早一点被看见,被理解,或者自己及时停下来。

素材来源于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