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的鲢鳙一般到了晚春阶段才会有比较稳定的进食,因为清明之前虽然气温已经开始回升,但依然还是会有较大幅度的降温天气出现,气温下降时鲢鳙又暂时停止进食,这跟鲢鳙喜暖的习性密不可分。清明过后气温开始飙升,总体水温开始上涨,水中藻类变得丰富起来,此时才到了鲢鳙好钓的时候。钓鲢鳙的方法并不多,而且原理上没任何区别。


一、吊篮

鲢鳙有个非常独特的习性,那就是滤食性,跟任何鱼类吞咬食物不同,鲢鳙是大口喝水过滤水中的食物,这就导致体型大的鲢鳙根本就不会靠边,想要钓体型更大的鲢鳙只能使用远投的钓法。为何大鲢鳙不会到近岸浅水呢?原因就是没必要,首先来说浅水不如深水安全,多少大鱼进入浅水都会非常谨慎。其次是对于鲢鳙来说,藻类到处都有并非只在浅水,所以大体型的鲢鳙是不会靠边的。在民间的钓法中吊链是个非常简单而且实用的钓法。


吊篮也俗称水怪,这种钓法的特点是诱饵放到吊篮里面,食物从吊篮的缝隙缓慢雾化下沉,达到持续诱鱼的目的。鱼钩有很多个,都分布在吊篮的下方,当诱饵雾化下沉时,鱼钩刚好出鱼雾化层里面,鲢鳙进窝之后过滤水中的悬浮食物,这就会撞到鱼钩或者是把鱼钩喝入口中,这样鲢鳙就被钓到了。这个原理很重要,也就是鲢鳙被钓到并非跟其他鱼一样是“吃钩”造成的,而是过滤水中悬浮颗粒的时候把鱼钩喝入了口中。吊链钓组的搭配比较简单,直接购买一个成品的水怪,一个球形漂就可以了。


远投钓水皮,或者说只要是钓浮都非常怕有风的天气,如果风力较大必定会把钓组吹偏离位置,从而无法形成比较固定的窝点。方法是使用一个活铅,远投之后活铅沉到水底,这样就能起到锚的效果,钓组可以比较好的被固定在一个小范围之内,这样才有助于钓鲢鳙。这个方法适合任何远投钓浮的时候,并非只用于浮钓鲢鳙。使用吊篮还有个好处,用饵的成本比较低,因为诱饵是放到吊篮里面的,只要比重轻、雾化还不错就行,这个是可以自制的。玉米粉、细麸皮,加点白醋、发酵的韭菜汁,少量面粉就可以了。


二、弹簧饵托

弹簧饵托其实可以理解为手竿的一个变化,手竿钓鲢鳙主要是使用悬坠钓,因为竖漂才有更大的浮力,这样才能实现钓浮的目的。如果在铅皮座这里增加一个可以拖住饵料的弹簧,那么就成了弹簧饵托钓组,这个钓组可以用于手竿,也可以用于远投。使用这种钓组时,子线的长度就不能如同手竿一般了,一般在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弹簧饵托的好处也在于对饵料的状态要求比较低,不需要使用成品饵料,所以也可以使用成本比较低的自制饵料。只需要把饵料捏到弹簧上,状态达不到手竿的要求也能使用。


为何钓鲢鳙最好是钓浮?水温比较凉的春季,上层暖和而且藻类丰富。水温比较高的夏季,上层水酷热但是溶氧高,逐温的特性也会让鲢鳙在浅水层活动,所以说浮钓鲢鳙才是正钓。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