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气温飙升,开始进入晚春节点。春季是钓鱼的旺季,主要指的就是仲春、晚春阶段,早春阶段气温比较的,而且起起伏伏的气温造成鱼情比较差,甚至是全年鱼最难钓的一段时间。鱼情永远是跟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说民间有这样一句经典钓鱼谚语:技巧跟着节气走,本质上是跟着水温走,因为水温变化时鱼的进食喜好,所在的位置,吃口好的天气都会出现变化。找到变化之中的规律,鱼就好钓了很多。
一、目标鱼
钓鱼讲究的是什么鱼好钓就钓什么鱼,而不同的鱼类对水温、溶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过了清明之后,目标鱼最大的变化就是鲫鱼不怎么好钓了。晚春属于水温不冷不热的阶段,按理说是什么鱼都好钓的时候,因为这个水温条件下什么鱼的觅食都非常旺盛。鲫鱼不是不好钓,而是大鲫鱼比较难钓,小鲫鱼依然比较好钓。这是因为鲫鱼恢复进食到繁殖期的阶段是惊蛰到清明前后,清明前后的鲫鱼要么在繁殖期,从而不进食,要么过了繁殖期,大鲫鱼不知道又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所以说清明过后钓鲫鱼依然可行,但是大鲫鱼碰上的几率直线下降。但是大鱼变得好钓了很多,水温上升到阶段就是已经没有不开口的鱼类了,相对于鲫鱼来说,鲤鱼的繁殖期稍稍晚一些,所以此时的鲤鱼是比较好钓的。青鱼、鳊鱼等鱼类也有喜凉怕热的特点,繁殖期也相对较早,但是比鲤鱼稍晚。草鱼、鲢鳙喜暖怕冷,到了晚春阶段才有了较为稳定的觅食,刚恢复进食的鱼类需要大量进食恢复体力,准备在初夏进入繁殖期,所以晚春阶段钓草鱼和鲢鳙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鲢鳙,大鱼中基本没有什么鱼比鲢鳙好钓了。
二、天气
天气是钓鱼之根本,仲春阶段鱼情好水温凉,其实比较注重昼夜温差,温差大的话鱼情会比较差。到了晚春阶段时,水温开始变暖,天气的选择上跟仲春阶段就开始有区别了。雨天成为最佳天气,清明时节雨纷纷,就是这种细雨绵绵的天气,大鱼一定会靠边觅食,所以显得尤其好钓。阴天同样适合钓鱼,晚春的晴天就已经非常晒了,阴天钓鱼会舒坦很多,阴天不闷,这是晚春阶段阴天鱼情不差的一个关键因素。雾天已经不适合晚春阶段了,因为雾散的时候高温又没风,不过钓钓晨雾还是可以的,雾散之后基本就可以收摊了。晴天要是没风,鱼也会难钓很多,要是风大同样难钓。
三、地形
钓位的选择至关重要,并且不仅仅局限于野钓,就算是鱼密度大的黑坑位置不同鱼获千差万别。但是对于野钓来说,选择地形虽然很重要,但是地形的选择一般不是第一位的。晚春阶段如果刮风天出门,一定要去逆风的位置,前提是风力不大,因为逆风位置溶氧充足,并且有浑水的现象,大鱼更敢靠近浅水。一个避风的铧尖,一个逆风的铧尖,这在晚春阶段周围的鱼密度是完全不同的。地形的选择主要是鱼道和鱼窝两大类,晚春比较建议找鱼道地形,因为此时大鱼的觅食范围比较大。至于深浅的选择也很关键,一般来说食物丰富的浅水升温之后比深水暖和,那么就可以钓浅水,这个主要是仲春阶段。
要是浅水升温之后不冷不热,同样可以钓浅水,这个主要就是晚春阶段了,所以晚春是可以钓浅水的,只是大鱼不像鲫鱼那么靠边,还是应该注意不能太浅。进入晚春还有一个极大的变化,晚上的鱼更好钓,而且气温上非常舒适。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