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下午,2025世界牡丹大会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论坛于巨野召开。本次论坛以“数字赋能·艺链全球——巨野工笔牡丹画开启乡村振兴与文化‘两创’新篇章”为主题,与会嘉宾从巨野工笔牡丹画的特征、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研讨,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论坛现场。

巨野,作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还曾被中国工笔画学会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乡”。巨野工笔牡丹画以菏泽牡丹为核心题材,在传承传统工笔技法的同时,融入现代工艺,将牡丹的雍容华贵展现得淋漓尽致,被誉为“不会凋谢的牡丹花”。


论坛现场。

近年来,巨野工笔牡丹画作为菏泽牡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走出了一条“一画兴百业、一业带五兴”的乡村振兴新路子。2024年,巨野工笔牡丹画受邀参加中国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山东手造走进意大利”等展示推介活动,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持续攀升,成为菏泽市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名片。

如今,巨野县已形成规模庞大的书画产业集群,拥有8个绘画专业镇、50个绘画专业村、65家基层画院,从事创作、销售、装裱等书画产业的人员多达2万余人,年创作绘画作品150多万幅,在国内外设有1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各大画廊、画店销售的纯手绘工笔牡丹画,80%以上出自巨野。2024年,巨野书画产业综合产值高达45亿元。

为了让工笔画产业惠及更多基层农民,巨野县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该体系以县级画院为核心,17个镇街基层书画院为支撑,数千个绘画村和家庭画室为基础。目前,巨野县拥有67位国家级书画家,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4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4人,省级书画家180人。书画产业从业人员中,90%为农民画师。

菏泽市副市长冯艳丽表示,小小的工笔牡丹画,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新时代中外文明交流的生动例证,还在提升农民文化素养、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文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国工笔牡丹画创研基地暨巨野工笔牡丹画AI创意设计中心建设签约仪式。

此外,第二届“花开菏泽·翰墨巨野”中国工笔牡丹画作品展在巨野县书画院广场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共展出100件全国工笔画家的作品,集中展示艺术家们在工笔牡丹画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同时,特邀30位当代中国画名家的工笔牡丹画作品参展。


市民参观拍摄工笔画作品。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潘鲁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中国艺术节基金会理事长安然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围绕巨野工笔牡丹画产业发展,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侯晓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