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是哀牢山脚下的一座傣族小镇。这里聚居着美丽的花腰傣,南恩瀑布、云海日出、石门峡等热门景点星罗棋布,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使得戛洒成为新平县的旅游名镇和经济重镇。

  新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戛洒中队(以下简称戛洒中队)承担着全镇的道路交通管理及车驾管业务工作,并联合邻近的水塘、者竜两个乡镇派出所共同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戛洒中队排查风险隐患、整治路面秩序、强化教育警示,辖区交通事故总数及死亡人数连续三年下降,以实际行动为哀牢山下的这座小镇注入了平安力量。



  精准提示

  守好通往哀牢山的路

  去年10月,哀牢山突然爆火,不少“好奇心满满”的游客蜂拥而至,“哀牢山来了一亿人”“‘禁区’变景区”等话题登上热搜。哀牢山新平区域因旅游业开发较好,成为许多游客“探秘”哀牢山的首选地。

  面对骤然增多的游客,戛洒中队强化路面巡逻管控,加强对旅游大巴驾驶人的安全教育。戛洒中队中队长徐文周说:“金山丫口到戛洒镇是一段20多公里的长下坡路段,弯多路窄。我们在路途中设置执勤点,提醒过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雨雾天气会针对性地作出安全提示。”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戛洒中队联合当地公路部门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共同组建巡逻组常驻哀牢山景区。在接到游客受伤、迷路等求助后,巡逻组能第一时间提供救援;在景区道路发生堵塞、中断时,也能迅速报告情况,及时应急处置。

  在通往哀牢山的路上,戛洒中队民警辅警们守护的身影,和美景一样动人。



  源头防控

  在流动中守住平安

  戛洒镇全镇共有驾驶人15057人,其中流动驾驶人14652人;机动车保有量为20610辆,流动机动车保有量为9035辆。为筑牢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戛洒中队积极推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常态化。近年来,全镇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省、州(市)、县三级挂牌督办整治率达100%,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因道路隐患引发的交通事故。

  同时,戛洒中队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大红山社区为试点,积极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建立党委抓总、部门联动、社区主导、党员和群众以及矿区职工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大红山社区成为省级“交通安全文明村”。在大红山社区,戛洒中队持续开展无牌无证、酒后驾驶、违法载人、驾乘摩托不戴安全头盔等四种“零违法”文明示范村民小组、家庭创建活动,并以社区、村组为单位,以党员为代表,组建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和街头劝导志愿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从“要我守法”向“我要守法”转变。

  聚焦重点

  筑牢农村出行安全防线

  戛洒镇通车里程达656.5公里,其中乡村公路和村组道路占562.5公里。为提升农村地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戛洒中队将交通安全宣传下沉至村寨,走村入户讲安全、普交规。

  “戛洒镇傣族和彝族群众居多,我们在宣传时就安排会讲傣语、彝语的民辅警与老百姓交流。”徐文周说。为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宣传民警辅警将交通安全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比如,驾驶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是饮酒驾驶,但村民对此没有概念,我们就会换一种表述,告诉他们喝多少啤酒、白酒会达到酒驾标准。”

  2024年11月,戛洒镇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我们的警示教育中心平时都敞开着门,村民们逛街累了,可以进来坐一坐、喝口水,顺便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徐文周说。该中心辐射新平县西片区的水塘、老厂、者竜等3个乡镇,定期组织矿山企业、运输企业、果农等开展交通安全警示教育。

  在戛洒中队协助开展交通管理工作的水塘镇,当地派出所根据辖区盛产冰糖橙的特点,推出“橙子警务”。每年冰糖橙丰收采摘时节,水塘派出所民警辅警都会联合戛洒中队深入田间地头,与果农聊收成、拉家常。“我们常常比果农、采果队、商贩起得早、收工晚,联合戛洒中队不定期、不定时地在各路段开展路巡工作,严防死守采收季节涉果群体常见的超员、未佩戴头盔、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水塘派出所民警王国强说。

  在哀牢山下,慕名而至的游客络绎不绝,甜蜜的橙子销往全国各地……而交通安全,为戛洒小镇增添了又一道平安的“风景”。

  记者 查小高 郭婷婷 朱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