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路遥,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不是商界名流,也不是受人追捧的大明星。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也有不少的朋友们看过被影视化的电视剧。

路遥就是《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作者,这本书,像是几代人心里的一盏灯,照亮了无数普通人生活的苦与乐。



路遥用他的笔,把陕西黄土高原上的那些平凡日子,写得那么真实,那么有劲儿,让人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眼眶发热。

可谁能想到,这位被数亿人奉为精神导师的大作家,一生却过得那么坎坷,甚至可以用“悲惨”来形容。

从1949年到1992年,路遥只在这个世界上度过了42年的光阴。



在他最后的时光中,他经历了妻离子散,兄弟反目,穷得连去北京领奖的路费都凑不齐。

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怎么就落得这么个下场?

路遥出生在陕西的一个小山村,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不上饭是常事儿。



家里养不起孩子,路遥还被父母过继到邻村的伯父家里。

可就是这么个苦出身的孩子,他爱读书,爱写东西,哪怕家里再穷,他也要攒下每一分钱去买书。

那时候,村里人都不理解,觉得他一个庄稼汉的儿子,瞎折腾啥?



年轻时候的路遥,长得挺俊,眼睛里总有股不服输的光。

他考上了延安大学中文系,那会儿可是个大喜事,家里人都觉得他总算熬出头了。

可上了大学,他还是改不了那股倔劲儿,别人都在忙着找关系、铺后路,他却一门心思扑在文学上,写诗、写小说,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连饭都顾不上吃。



毕业后,他回了老家,先是当了个小编辑,后来慢慢开始发表作品。

1973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优胜红旗》,算是正式在文坛崭露头角。

可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后来那部《人生》。



这本书一出,全国都炸了锅,读者争着抢着看,评论家也纷纷点赞。

到了1986年,他又推出了《平凡的世界》,这下彻底成了文坛的“顶流”。

这本书,讲的是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在农村的奋斗故事,苦得让人揪心,却又燃得让人热血沸腾。



有人说,路遥把中国老百姓的命写透了,也写活了。

《平凡的世界》一炮而红,路遥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贾平凹公开说:“我不如他有才,他的文字有种直击人心的力量。”

陈忠实也毫不掩饰对他的敬佩,称他是“真正的文学战士”。



茅盾文学奖颁给了他,这是中国文学界的最高荣誉,多少作家一辈子都摸不到这个奖。

可你知道吗?路遥去北京领奖的时候,身上连买火车票的钱都没有,得四处找朋友借。

他站在领奖台上,风光无限,可下了台,他还是那个穷得揭不开锅的男人。



路遥的苦,不是一天两天酿成的,他这人,太轴了,写书的时候跟不要命似的。

《平凡的世界》写了六年,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天天熬夜,抽最便宜的烟,喝最烈的酒,吃最简单的饭。

他那时候的身体,已经被掏空了,胃病、肝病、肺病,啥毛病都找上门来。



朋友劝他歇歇,他却说:“我得写完,不然死了都不甘心。”

这股拼命劲儿,成就了他的作品,可也毁了他的生活。

再说他家里的事,那就更让人唏嘘了,路遥结过婚,有个女儿,可这段婚姻没撑多久就散了。



他老婆嫌他太穷,太痴迷写作,根本顾不上家。

离婚后,女儿跟着妈妈,路遥几乎没怎么见过孩子。

他不是不想,是没时间,也没钱,有人说他“妻离子散”是自找的,一个男人把心都掏给了文学,两者不能兼顾,还能剩下多少给家人?



路遥还有个弟弟,两人小时候感情特别好,可后来因为钱的事,反目成仇。

路遥成名后,家里人觉得他应该拿钱出来贴补,可他自己都穷得要命,哪有余粮?

弟弟觉得他抠门,不念亲情,俩人一吵就再也没往来。



路遥后来提起这事,总是叹气,说:“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

路遥的才华,没人能否认,可他的性格,也真挺招人烦的。

他这人,太耿直,太固执,跟谁都合不来。



朋友劝他别那么拼,他不听;领导让他写点“应景”的东西,他不干;

甚至连出版社催稿,他都敢拍桌子骂人。

他就认一个死理: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管别人怎么看。



这种脾气,注定他树敌不少,文坛里,有些人嫉妒他,觉得他一个农村来的,凭啥拿茅盾文学奖?

还有人看不上他的风格,说他写得太土,太苦,没啥“高雅”可言。

可这种孤傲,也让他越来越孤单,朋友渐渐疏远了,家人不理解他,连读者里都有人开始挑刺。



到他生命最后几年,他几乎是靠自己一个人撑着。

1992年,他42岁,肝硬化晚期,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连个陪床的人都没有。

那时候,《平凡的世界》还在全国热卖,可他却连医药费都掏不起。



临死前,他跟来看他的朋友说:“我这一辈子,值了,可也太苦了。”

路遥死后,他的故事才慢慢传开,有人说他是个天才,有人说他是个傻子。

可不管怎么说,他留下的《平凡的世界》,成了无数人的精神支柱。



书里的孙少平,穷得连鞋都穿不上,可还是咬着牙往前走,这不就是路遥自己吗?

他在书里写尽了苦难,可也写出了希望,那种不认命、不服输的劲儿,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

有人说,他是真正的“人民作家”,因为他懂老百姓的心;



也有人说,他活得太惨,太不值了。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太知道路遥是谁了。

可在80后、90后心里,他就是个符号,一个活在书里的硬汉。

他没钱,没家,没长寿,可他有才,有心,有魂。



他的书还在卖,他的故事还在传。

有人统计,《平凡的世界》销量早就破了几亿,这还不算那些借着看、传着读的人。

他用42年的命,换来了几亿人的共鸣,这买卖,亏吗?

路遥这辈子,像一场苦行,他从黄土高原走出来,带着一身泥土味儿,写出了中国最平凡却最动人的故事。



他没享过福,没过上好日子,甚至连亲情都丢了。

可他从没低过头,也没向命运认输,他用尽全力,写下了《平凡的世界》,然后把自己烧成了灰。

他只活了42岁,太短了,短得让人觉得老天不公平。

可他的文字却长长久久地活在了人间。



信息来源:
凤凰网 生前好友详述路遥生平与创作 2012年11月17日18:25
百科 路遥
澎湃新闻 "他是农民的儿子。"路遥逝世31周年 2023-11-17 15:34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