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住不起,死人死不起,全球消费降级的风虽迟但到,还是吹到了“身后事”上。
你绝对想不到,房屋与墓地的命运是息息相关,说句一脉共生并不为过,因为房价不景气,墓地便不咋地,房子卖的好,墓地也红红火火,然而,随着房价焦头烂额,墓地同样萎靡不振。
就连殡葬行内的“一把手”福寿园也难逃降级,墓地卖不出去,更别提高价的墓地了。
要有孝心是没错,但囊中羞涩也是事实,环环相扣的影响下,致使福寿园业绩惨不忍睹。
跟过往的辉煌战绩完全无法相提并论,难道“活死人”时代到来了?为何墓地会滞销?
1. 活人楼变骨灰房
打工人有多难?活着时候需要贷款供房,结果走到生命的尽头了,还得贷款供墓。
房价贵、墓地贵,受伤的只有打工人,兢兢业业的干一辈子,临了了,又要从头再来,简直就是无限流副本,玩家要跳脱出贷款困境,成功买下房屋与墓地,实现往生安逸。
那有的人肯定好奇了,一个墓地有多贵?动辄十几万是要的,这也是为什么网上那么多网友,吐槽死不起的原因。
不要以为,花了一笔巨款买下墓地就完事了,还有一些潜在的深坑等人跳,有些墓地的使用权,并不是永久性的,而是买了五十年的使用权限,等到时间归位,用户的子孙要么续费,要么等着骨灰移位。
要是续费不及时,那妥了,先人的骨灰很可能被处理掉了,直接达成了灰飞烟灭的成就,怎一个惨字了得。
死人处境都这样,活人更是一言难尽,房子、墓地两个大山压在头上,注定了要为银行跟资本打一辈子工。
不愿意也没办法,因为大家都这样,值得一提的是,墓地跟房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买下了不代表不用花钱了,物业费、墓园费都要定期缴纳。
主打一个四处收费,尽管墓园费不算太贵,撑死了几百块钱,可人家墓地方一般不会一年一年的收。
而是一下子收个几十年的,这不一大笔钱就出去了嘛,关键有时候子女太忙,忘了续费,等到祭拜的时候,连自家的坟都找不到了。
因为已经被挪走了,从此没了祭拜的坟头,死去的人也彻底消失不见了,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只能卡着点的续费。
在备忘录里严格遵守,这还是买得起墓地的烦恼,买不起的总不能不安置吧,由于各种杂七杂八的费用太过高昂,以至于人们被逼急了,也顾不上有没有公德心,直接将目光放到了活人住的房子上。
至此骨灰房新鲜出炉,有些打工人运气不好,好不容易租到个便宜的房子,哪知住进去才发现,自己的邻居不是人。
整栋楼人气罕至,似乎只有自己一个大活人,周遭全是骨灰盒,一到清明时节,整栋楼不要太热闹。
烧纸钱的味道,弥漫在电梯里,黑色的灰烬漂浮在空中,除此之外,其他日子冷清的要命。
住在这种楼里,不用担心噪音的烦恼,缺点就是有点太孤独,而放置骨灰的家庭还能多一套房子,属实一举两得。
渐渐的,骨灰房成为了常态。
2. 消费降级的风吹到了“冥界”
全球消费降级,连“冥界”也得跟着一块降,身后事在中国是相当受到重视的,上到墓地的选址下到安葬流程,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和传统,花费的金钱相当可观。
尤其是购买墓地上,提到高价墓地就不得不提福寿园,为何它能在丧葬界赫赫有名,概因墓地价格昂贵,算是丧葬界的奢侈品。
靠着卖墓地就能躺着挣钱,入账的数目一笔比一比厚,福寿园的大名当然打了出去。
甚至热度居高不下,但凡有点实力的,都会率先考虑福寿园,你绝对不相信,一块墓地也会被放入叫价的行列。
导致价格节节攀升,黄牛也将墓地纳入了自己的业务范围,生老病死只要是个人就绕不开。
墓地的前景在当时很好,特别是福寿园没少赚,毕竟中国人口密密麻麻,需求量大得很。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口罩原因令大家意识到了存钱的重要性,也因为班不好上了,产生了浓烈的危机感。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控制住了钱包,即便是有钱人也转向了实用低廉的赛道,力求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奢侈品、豪车统统不好卖了,福寿园墓地同样逃不过实用风,过于高价的墓地,令人产生了不值当的感觉。
追求性价比觉醒后就刻在了骨子里,福寿园的业绩肉眼可见的降了下来,不好干成为了通用难题。
据不完全统计,福寿园的亏损大概在两亿,要知道,墓地这玩意可是必须品,但事实证明,消费降级主打一个无孔不入。
刚需品都能不景气,不少人苦中作乐,将自己的困境发到网上调侃,谁知共鸣的人还不少,可见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3. 安葬方式五花八门
以前我们讲究的是,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老一代的人都希望能回到故乡,埋到故土里。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渐产生了变化,一来是目的太贵了,普通人根本承担不起,而来可以选择性的往生方式圆圆画起来,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有。
什么树葬、海葬、花葬,充分满足不同喜好的顾客,拒绝跟泥土虫蚁作伴越来越多,节约、环保两不误。
种种原因的加持下,这些五花八门的安葬方式,慢慢取代了入土为安的主流模式。
还有的可以选择太空安葬,事实证明,只要科技到位,所有的奢望都能实现,以前吐槽与太阳肩并肩,这下好了,直接到太空变星星了。
当然水葬的话,用到的骨灰盒都是可降解的,半点不用担心造成环境污染,盒子一降解,骨灰随着河流汇聚到大江大河,自由奔腾的气息一览无余。
由于墓园业绩腰斩的过分,转型也成了墓地的必要趋势,科技的发展,令墓地也看到了“商机”。
AI人就此诞生,充分给了活着的人念想,好似亲人还在世间一样,虽然新型安葬有很多种,但能接受的很少。
特别是老一辈人,年轻人倒还好,只是唯一的缺点就是,新型的安葬方式花销也不小。
总之绕不开花一笔钱的框架,其实能不能入土为安倒是次要的,关键是一直有人能记得自己。
信息来源:
80亿殡葬龙头的高价墓地开始滞销 转型探索数智化服务
2025-04-06 09:33:52 中华网
80亿殡葬龙头福寿园去年净利润腰斩!高价墓穴滞销,开始尝试将AI技术应用于打造“数字人”
2025-04-06 19:38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高端墓地不好卖了,消费降级的风刮到了墓地?
中访网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