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

□蒋璟璟

近日,只要付费就可下载他人马拉松照片的消息引起媒体关注。某马拉松赛事的部分参赛者反映,在一个第三方运动平台上,只要付费,任何人都可以下载他人参赛的照片、视频并使用,目前平台照片有超过55万张。记者发现,该平台绝大部分为跑者照片,用随意一个照片头像或比赛号码,就能搜索相关参赛选手照片,付费可下载无水印版。这一情况,引发了很多跑步爱好者的担忧。(澎湃新闻)

在很多人看来,“跑马不拍照,等于白跑”。近年来,跑马经济迅猛发展,与之配套的商业拍摄产业同样快速壮大。围绕这一市场机会,各方博弈可谓剧烈。比如说,有赛事主办方推出的“官方拍摄”,其看似免费,但往往通过“像素”“张数”等维度的增值服务来变现。此外,还有市场摄影机构提供的“跟拍”“私拍”服务,精准抓拍客户的“高光时刻”……应该说,这类服务都很成熟,而彼此之间也在激烈竞争。

而此次引发热议的第三方运动摄影平台,则选择了另一条商业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先拍摄,后收费”。其先是无差别抓拍参赛选手,再引导选手到其网站付费下载……这一玩法,类似于“随机街拍”,只不过是限定线路、封闭场景和针对特定对象的“街拍”。我们知道,传统的街拍行业,本身就存在着巨大的侵权风险,现实中引发了很多的摩擦纠纷。与之同理,“跑马街拍”不出意料地重蹈覆辙了。

选手想要自己的照片,就去该网站付费下载。诚然,这比找专属的跟拍团队要合算得多。可实际的问题在于,该平台并不会核实付费购买者与照片拍摄对象是不是同一个人。换而言之,只要花钱,任何人都可以下载该赛事中被拍到的任何“选手照片”。由于涉及“商业变现”,这里面自然就存在着一个侵犯肖像权的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倘若不尽快就此划出界限、明确标准,那么这一模式完全可能快速复制。

未经当事人同意,其被拍摄的照片不能商用,这并不缺法律层面的依据。而置于马拉松热的大背景下,我们同样需要追问的是,跑马过程中,选手有没有拒绝被无关人士拍摄的权利?而赛事组织方又该如何支持和保障这种权利的实现,凡此种种,都有必要在今后的办赛实践中给出进一步的详尽安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