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散打王官方推送的第2789篇文章
本文1650字,阅读需要4分钟
最近,有许多粉丝对笔者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实战比赛姑且罢了,毕竟拳脚无眼,在“打打杀杀”中受伤在所难免。可是,他们在普通训练中也会出现伤痛,小到鼻粘膜出血和身体擦伤,大到肩关节损伤和软组织拉伤,甚至会有关节部位脱位和骨折。
运动损伤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根据北京某研修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位学者数年来对多名散打运动员的专访情况表明,几乎所有的受访运动员都发生过至少一次运动损伤。其中包括软组织的损伤和肌肉的拉伤,甚至还有人出现过器官损伤和大脑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
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说分为身体因素、运动方法和周围环境三个方面。
01
身体因素
Physical reason
(1)身体条件
① 运动员的年龄
青少年的骨骼发育还未成熟,而老年人的骨骼功能又开始退化,这两个年龄段的人对于外力的防御力会变弱。当他们的身体遭受非正常力量冲击的时候,骨关节往往就会出现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
② 运动员的体格
体重基数大的运动员进行灵活性训练,比如波比跳、毛毛虫爬等,或者不慎跌倒时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因为他们体内脂肪相对较多,肌肉发达,受到外力冲击而引发的创伤概率会较低,体重轻的运动员则会出现相反趋势。
图片来自网络
③ 运动员的技能
对于技术动作不熟练的运动员而言,发生损伤的概率会大大增加。散打初学者不明白散打在踢腿时,支撑脚需要旋转一定角度,才能更为合理地发力。他们通过强行拧腿去打出力量,会导致膝关节周围出现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感冒、睡眠不足、疲劳、女孩子特殊时期等,都可能让训练者状态不佳,对意外缺乏判断力,出现运动损伤。
(2)心理因素
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时心理状态产生波动,不能有效控制自己,就可能出现运动损伤。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运动员,精神情况相对不稳定,发生损伤的概率会大幅增加。
笔者曾有一位学生,在训练中的积极性非常高,对于技术动作的钻研也十分认真。但有一段时间,他的各项成绩突然出现明显下滑,连对“啪啪作响”“热血冲动”的沙袋训练都失去了热情,还经常毫无保护地使全力往树上踢腿或打击训练。经过询问得知,他遭到了心仪女孩的拒绝,自此产生了自我怀疑,进而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发泄。
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比赛前的过度紧张或者高度兴奋也容易诱发运动损伤。在参加大型比赛前,通常会进行高强度训练,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即使是优秀运动员也难以避免扭伤、拉伤、骨折等情况。
02
运动方法
Motion method
对于散打练习者或者运动员来说,每天都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训练。由于自身技术、体力和经验存在限制与差别,一旦选择的训练方法不适合,损伤的概率就会提高。比如在学习散打初期就进行实战训练,或是进行高难度的特技表演,就可能因缺乏经验和保护意识造成重大运动损伤。
图片来自网络
再比如,采用大量蛙跳训练的本意是增加腿部和核心力量,但如果膝关节已经出现不适仍锻炼,非但没有锻炼效果,还会出现膝关节损伤。
03
周围环境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1)自然环境的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季节气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夏天。在亚洲地区的梅雨时节,气温升高,湿度增大,一些运动员依然坚持室外训练,通常累得满头大汗。据研究显示,当湿度到达80%及以上时,纵然气温小于30度,依然会中暑。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和盐,常会出现脱水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热射病的出现。
图片来自网络
(2)人工环境
运动员或者训练者在训练中使用不合格器械和有破损的护具,以及在一些不合适的场地上进行训练,也会造成运动损伤。比如,鞋子较大,在跑步时就容易失去重心被自身绊倒,发生崴脚。一些人条件有限,会在杂草丛生、凹凸不平的场地上进行训练,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站立不稳或者蚊虫鼠蚁叮咬情况,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隐患。
图片来自网络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手段。按时自我评估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动态,积极分析各种损伤的发生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本文系作者投稿,不代表散打王官方观点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