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窠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龙门乡的山区。曾经,这里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周边有名的“贫困村”,随着近些年村内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乡亲们的腰包鼓了,村庄面貌更是大变样。
我自2023年10月份从河北省中医院到庄窠村驻村以来,发现虽然村庄建设越来越好了,但村民还保留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频发。驻村这段时间,我通过创新健康宣教、畅通远程诊疗通道、对乡镇医生进行培训等多项措施,建立了“医疗助振兴”的健康帮扶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科普改观念
庄窠村常住人口78人,其中患慢性病人数近60人,占比高达76%。
在平时生活中,村民们的饮食以高油、高盐为主,长期食用腌制的酸菜、咸菜等食物,加之频繁饮酒、吸烟的生活习惯,导致慢性病频发。同时,对于慢性病,大家普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只要症状不严重,就没有人过多关注。
为了改变大家的生活习惯,我与其他驻村同志、村“两委”干部协商后,决定在村里推出医学科普讲座,根据乡亲们患病的病因和常见病种,将专业的医疗知识与通俗易懂的语言相结合,向村民们讲解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并在大家心中种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观念。
为了准备科普讲座上的内容,我专门邀请帮扶单位多个科室的专家,针对常见疾病录制了科普小视频,还汇编制作成大家喜闻乐见的“小册子”,方便村民互相传阅和查询。
出乎意料的是,村民们对于医疗知识科普讲座非常欢迎,都踊跃参加,从去年3月起开展的10次科普讲座,每次都座无虚席,有的村民还拿出自己的笔记本着重记录了一些重点内容。
庄窠村驻村工作队队员们正在向村民宣传最新的惠民政策。
村民张永于多年前就出现了“三高”的症状。科普讲座上每次出现相关讲解,他都要把重点内容抄写到笔记本上,“以前经常感到头晕乎乎的,参加了咱们的讲座之后我才知道这是高血脂导致的,我按照专家教的清淡饮食和锻炼方式坚持了一个来月,感觉精神多了,前天我一测,血脂从2.6(毫摩尔每升)降到了1.65(毫摩尔每升),感觉身体比以前有劲了。”
“我就按专家说的,每天做饭少放一勺油、一点盐,多吃一盘青菜,感觉身体轻快多了,晚上都不打呼噜了。”村民张广岐表示,科普讲座上“少油少盐多蔬果”的建议非常实用。现在,绿色蔬菜成为村民饭桌上的主角,重油重盐的习惯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义诊现场,河北省中医院专家为庄窠村村民进行体检。
远程会诊线上连
“我打小就晕车,一上车就恶心、想吐,一想到去医院要坐1个小时的车,我就头疼。”谈及自己的身体,村民张广会连连摆手。
原来,张广会近期咳嗽加重,连续服药一周后症状并未减轻,想去县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但一想到要乘坐1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晕车严重的张广会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
村里像张广会一样因为种种原因“忌医”的村民并不在少数,有的村民不熟悉医院就医流程,不愿意去医院;有的村民嫌路费贵,不愿意去医院;有的村民因身体原因无法自行就医……种种原因导致的结果就是病情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恶化的局面。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把帮扶单位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庄窠村,让乡亲们少跑路。
近年来,帮扶单位十分重视线上服务的开发,医院官方平台目前有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等多种咨询就医方式,线上就医服务较为完善。但村民大多不会使用手机操作,提起线上服务几乎都是“两眼一抹黑”,同时,一些到县城做过检查的村民,对相关诊断更是看不懂、说不清、道不明。
我通过与帮扶单位宣传部对接沟通,开发了“专家远程诊疗+辅助问答+整理检查资料”的在线诊疗模式,在这个模式当中,我的身份是“中间人”。在村里,我帮助村民进行身体检查和汇总已就诊的检查结果,另一头,各科室专家在线上评估分析给出诊疗方案。此模式既让村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还能够帮助村民们节省路费。
去年年底,村民张红杰的孩子突发急性高血糖,空腹血糖飙升至最高正常值的两倍,为了避免孩子的病情恶化,我在线上申请帮扶单位急诊科主任陈分乔教授和内分泌科李晓蕾医生在线远程会诊。经过一周左右的规律治疗,张红杰家孩子的空腹血糖终于控制到了正常水平。
省乡交流添活力
虽然为村里引入了线上诊疗模式,并邀请专家定期到村里义诊,在我看来,都不是“治本”之策,这两者都需要帮扶单位的同志们挤出时间、腾出精力开展,很难长期大规模开展,只是解决特定问题的非常规手段。如果想要持续优化群众身边的医疗资源,还需要再想一些办法,帮助乡镇的医生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乡镇上很难接触到高层次的专家,常见病我们可以说是‘手到擒来’,但是碰到疑难杂症就束手无策了。”在一次与龙门乡卫生院医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乡级卫生院的医生们因平时外出学习机会较少,导致医疗水平提升慢,无法满足群众愈发多样化的就医需求。
中医出身的我十分清楚,中医的医疗技术水平想要提高,就要多和同行交流,多到高层次的医院学习,“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这让我意识到,必须要想办法帮助乡镇卫生院的医生们争取学习、交流的机会,
为此,我向派出单位领导汇报了龙门乡卫生院面临的窘境,并得到了相关领导的支持。去年7月,龙门乡卫生院派遣医生到帮扶单位营养科、护理部、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交流,对已经成熟、运用在临床的特色药膳和降“三高”类的药茶内容进行学习,并互相分享符合乡村群众脾胃不调、胃脘不舒等常见病症的治疗经验。
“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医学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这几次到省中医院交流,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睡眠和胃部调理的康养药膳知识。”学习归来后的龙门乡卫生院医生吴文娟所获颇丰。
目前,在帮扶单位领导的支持和我的多方奔走下,周边多个乡镇卫生院已与省中医院建立远程通话或者实地对接到省会医院重点科室学习的衔接机制,形成季度循环,不断提高乡级村级卫生院医生的业务水平。
接下来,我将继续把健康帮扶工作做细、做实,将便捷的医疗服务切实送到村民身边。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助力乡村医疗水平提升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作者系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龙门乡庄窠村驻村工作队队员)
来 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7期
总监制: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