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祥是军中厨神,因其曾在全国第二届烹饪大赛中获得金银等七枚奖牌,获得首届世界中国烹饪大赛冠军,荣获两枚一等军功章,是目前我们国家部队系统中军衔最高的厨师。
作为一个出身贫苦的农家孩子,李春祥的梦想并不高,曾经他觉得能当上一个赶马车的车老板就很好,后来他参军了,之后他凭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凭借认真踏实做事的风格,成为正军级待遇的大校。
1978年,出生于辽宁铁岭的李春祥入伍参军,在选择哪种工作时,领导建议他学报务员,当时司机工作更吃香,但他觉得,自己是农村出去的,要找一个适合自己在部队,甚至能干一辈子的工作,而自己对烹饪比较热爱。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的确贯穿了李春祥的全部职业生涯,与别的新兵相比,李春祥简直可以称得上高手了,无论是包饺子,焖米饭,还是做大锅饭,他都游刃有余,并且在工作过程中逐渐提高了对烹饪的兴趣,开始潜心钻研烹饪技术。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烹饪的书记非常少,餐饮业也不发达,李春祥又是窝在部队山沟里的食堂,没有大师教导,甚至没有其他饭店可供学习模仿。
李春祥到铁岭买了一本简易菜谱,利用业余的时间自学,像相声里说的那样,背菜名菜谱,他觉得只有背下来,才对做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于是他学会了做拔丝冰棍,剁成段,用面糊裹上油炸,里凉外热,同事们吃了都感觉很新鲜,于是他利用当地人常吃的豆腐做出豆腐宴,受到了来此学习的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的表扬。
付出总有回报,肯于勤学苦练的李春祥遇到一位贵人,当时的沈阳军区首长李德生,来山沟检查工作时在食堂用餐,饭后他说:“菜做得不错,没想到山沟里飞出个金凤凰,把这个小伙子叫来给我看看,咱们把他调到沈阳来吧,这孩子有培养价值。”
因为这一句话,李春祥的人生进入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刚一调进部队机关食堂时要遭受很多挫折,李春祥回想过去:“每天别人7点来上班,我5点就来,别人不做的活我做,就这样一点点感化他们。”
李春祥做事就有两个“快”,一是手快,在切配间,别人剔一半猪的时间,他能剔两个,二是学的快,他曾经被派到其他饭店学习,只学了一个月,他就超过已经学了两年的学员,所以他经常会被请去做婚宴,跑大棚,在没有打下手的情况下,即使一次做二十几桌也不见丝毫慌乱。
都说厨师是勤行,勤上加勤的李春祥,能够从初入四号炉台直接升到一号炉台,省去了中间过程,能够参军第一年就入团,三年后入党,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军中烹饪新星。
李春祥有一个记录,他是全军获得全国烹饪大赛,世界烹饪大赛金牌最多的厨师,仅仅在全国第二届烹饪大赛中就获得了金银等七枚奖牌,成为“全国十佳厨师”。
1992年首届世界烹饪大赛中,凭总分第一名,荣获特别金牌,金牌各一枚,一个金杯,这两项荣誉让李春祥先后荣获两枚一等军功章,也从三级厨师逐步升级为特一级厨师。
即使已经取得了这么多成就,李春祥觉得自己仍然不然不到位,他说:“到了60岁的时候,我才能好好总结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