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总是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宛如天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光芒,却难以触及。他们就是孤独症患儿,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2025年4月2日是第十八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的主题为“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为响应这一主题,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举办了义诊活动,旨在通过义诊、互动体验、艺术疗愈等形式,呼吁社会关注孤独症群体,帮助支持孤独症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使其全面发展。



在渭南市残疾人联合会、渭南市临渭区残疾人联合会、渭南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特教幼儿园、杜桥办帝蓝幼儿园多部门联动的支持与配合下,“落实关爱行动 点亮星星未来”义诊活动顺利举行。渭南市临渭区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张金龙、办公室主任韩蓉,渭南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特教幼儿园园长曹小苗、杜桥办帝蓝幼儿园园长张茜,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冯瑜、儿科主任刘平定、儿科副主任王加朋参加活动。










义诊活动现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医生们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与孩子简单互动等方式,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是否有语言发育迟缓、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同时,还对孩子的各类身体发育指标进行检查,了解孩子的基本身体状况,排除可能影响发育的身体疾病。此外,工作人员还解答家长关于孤独症的各种问题,包括病因、症状、治疗方法、预后等,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孤独症。在候诊区,工作人员还科普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儿童相关发育知识,并发放了宣传资料。



为了提升公众对孤独症的认知与理解,活动过程中,各位领导给小朋友们发放了小红花、蓝色小风车、荧光棒、小零食等礼物,以点亮蓝灯的形式走进“星星孩子”的世界。同时,活动还设立了感统游戏区、社会适应训练区、艺术疗愈工坊等特色活动区域。



感统游戏区通过运动训练孩子的前庭觉、触觉、本体觉等大脑功能,改善增强身体协调性、运动协调能力、精细操作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提升学习能力和社交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互动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社会适应训练区则致力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自信心等,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通过照顾自己和环境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交往和合作意识。



艺术疗愈工坊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心理学的学科。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艺术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得到抒解和满足。



这些特色活动区域不仅促进了孤独症患者与社会的融入,还倡导了关爱与包容的社会氛围。它们让“星星的孩子”能够改善社交障碍,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支持。



亲爱的朋友们,孤独症儿童是一群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关爱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他们点亮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星星的孩子”一定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