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李栋
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4,其中小麦产量占夏粮产量的九成以上。清明过后,各地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为夏季粮油作物丰收打下基础。
眼下,小麦进入拔节生长的关键时期,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龙庆街道的高标准农田种植示范区内,麦苗长势正旺。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穿梭在麦田里,仔细查看麦苗的墒情与长势,讨论着接下来的春管方案。
“小麦正处于拔节期,得抓紧浇水,同时喷施叶面肥,增强小麦的抗逆性,为后续小麦高产打基础。”内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韩志乾一边查看麦苗,一边向种植户王清顺耐心讲解春管技巧。
“农技人员把病虫害防治、浇水施肥、叶面肥喷施等田间管理技术讲得通俗易懂,今年小麦丰收心里有底了。”王清顺感慨。
粮安天下,“地”是基础,“技”是支撑。丰收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保驾护航。韩志乾介绍,近年来,内黄县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田间科技应用,推动良种、良法、良田、良技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耕作效率,增加了土地的利用率和附加值,还为农业减肥增效、夏粮丰产丰收提供了技术保障。“今年,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达90多万亩,目前整体长势良好。”韩志乾说。
抢抓农时,做好春耕春管成为近期全国农业生产的主基调。当前,河北3300多万亩小麦长势向好,当地通过智慧灌溉浇水补墒,让冬小麦喝饱喝足第一茬“返青水”。目前,河北一、二类壮苗麦田占比超92%。
在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拔节期,全省累计派出各级农技人员14.7万人次,蹲点包片指导农户小麦春管,科学施肥、除草、防病虫害,持续夯实丰收基础。
同时,南方早稻生产有序展开。在福建,今年投入19.4万台(套)现代化农机装备,为全省超141万亩早稻种植提供智能服务。
在广东,13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经过半。24个优质高效水稻新品种,15项先进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正助力水稻育秧播种。
为扎实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力以赴夺取全年粮食丰收。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视频会,部署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扩大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范围,做到“一县一方案、一县一团队”,整建制整区域推进,形成整体示范提升效应。
同时,要因地制宜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深度融合,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熟化集成适合本区域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大力推广精量播种、精细整地、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要把大面积提高单产贯穿全年粮食生产全过程,针对作物生育时期明确主攻目标、提产措施、技术要点等,环环紧扣一招不落推进落实。”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