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国革命爆发前夕,一群年轻有为的青年人来到法国,参加留法勤工俭学,在法国工人的身上学习革命斗争的经验。
这里是世界革命的摇篮,这里有着相当强大的革命文化精英,在那个迷茫的年代里,法国的革命斗争历程,会给许多身处迷雾当中的年轻人带来指引。
提到法国的革命基因,不得不提到18世纪末期的法国大革命,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拿破仑。
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和政治天才,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把法兰西共和国变成了法兰西帝国,自己称帝,但他却受到了渴望自由和平等的法兰西民众的尊重与支持。
明明已经颠覆了封建王权,法兰西民众为什么会支持称帝的拿破仑?这个特殊的国家,有着怎样的政治历史发展渊源?
意识觉醒,革命斗争
法兰西民族是一个善于用合理手段为自己争取权益的民族,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
在封建王权统治时代,大量的法兰西民众已经产生了意识上的觉醒。
他们认识到,传统的封建社会是对广大群众权益的根本损害,只有通过斗争,推翻封建王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
当时执政的路易十六,就是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
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中,路易十六走上断头台的那一幕,被图片定格了下来。
他并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是他把一个帝国送上了末路,也是他为革命斗争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当时,法国民众发动革命,与帝国军队抢占阵地,通过各种武装博弈的方式,威胁到了路易啤十六的统治秩序,也让整个欧洲社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和法国并称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过去是通过相对和缓的方式建立的资本主义政权。
像法国这样激烈的斗争,使其他国家人人自危,他们害怕革命发生在本国,害怕自己成为人头落地的受害者。
许多国家联合发出声明,要求法国的革命军队正视波旁王朝的正统性,立即停止一切革命斗争,尊重君主的权利,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但生性自由的法国人,根本不会将这些声明放在眼里。
他们已经产生了斗争意识,便绝对不可能就此停下,在他们看来,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奋斗出来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现在这样一个如同牢笼般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必须做到不破不立,只有通过革命的方式打破牢笼,建立理想化的政治制度,才能最终实现他们的理想。
更何况,他们最讨厌的便是其他国家的威胁。
对于一群革命者来说,列强的威胁,只会成为他们加速斗争的催化剂。
所以这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绝对不可能就此停住脚步。
革命军队在1792年冲进了法国的王宫,逮捕了路易十六。
作为封建王朝的君主,他象征着一个封建国家的尊严,如今他成为革命军队的阶下囚,自然也就意味着封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断头台,当他人头落地的那一刻,围观的民众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他们打破了旧社会的天地,迎来了新生。
不管这场革命最终的结果如何,法国的革命者在斗争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的精神,也值得世界所有国家的反抗者学习。
因此中国的青年才会特意去往法国,也才会学习他们的革命建设之路。
令人意外的是,推翻封建王朝以后,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并没有得到安稳
各路势力纷纷登上了政治舞台,谁都想最终拔得头筹,因此明争暗斗不断。
十二月党人武装起义,罗伯斯比尔的暴力统治,都让这个国家笼罩在了一层阴影之中。
那时候,法兰西的民众都不敢随意地走上大街,因为他们随时有可能遭到不分青红皂白的军队阻拦,只要一出现分歧,他们就会被无情砍杀。
社会当中的犯罪成本极高,几乎所有罪犯的结局都是死刑。
不同的罪名之间没有严格的惩罚程度划分,这就导致部分亡命之徒更加无所畏惧,他们做出了许多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国家的秩序一团混乱,法国民众极其渴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收拾现在的乱局,把法国重新建设成一个统一且稳定的国家。
拿破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出现,他的出现,也吸引了整个世界的关注。
他是一位天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虽然身材矮小,但是能量却极其巨大。
他能带领手下的士兵,在战场上收获极其耀眼的战绩,他也能走进政府部门,以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来处理国家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是领袖的不二人选,他的身上也具备人们最渴望看到的领导者品质。
所以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实际上是大家的心之所向。
革命党人奋斗许久,为的就是建立一个平等自主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人与人之间没有阶级立场上的划分,所有人都平等地享受国家发展成果。
在拿破仑的统治之下,不同政党之间的斗争终于销声匿迹,大家能够团结起来,为了建设国家而努力。
所以在法国历史上,拿破仑是相当受人尊敬的统治者,他为法国的崛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是法国民众心中最强大的精神领袖。
但是他也做出了一件饱受诟病之事,那就是把法兰西共和国变成法兰西帝国,成为了帝国主义国家新的君主。
法国民众明明已经推翻了封建政权,他却建立了一个帝国,这岂非与民众的意愿相违背?
可事实上,他不仅没有受到抵制,反而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平等发展,符合期待
在拿破仑一手创建的法兰西帝国中,社会各阶层主体的权益都被照顾到了。
首先是传统封建社会当中的旧贵族,他们最害怕受到以拿破仑为代表的新阶级的清算。
因此在共和国和帝国时期,旧贵族们夹着尾巴做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阴影之下。
但实际上,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拿破仑,并没有打算对他们实施报复和打击行为,相反,拿破仑给了他们发挥价值的空间。
在一个统一的欧洲政治体系当中,不管是法兰西共和国还是法兰西帝国,都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统治阶级发生来往。
拿破仑认为,新旧阶级之间必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他作为新阶层的代表,不可能直接出面与其他国家的旧阶层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旧贵族阶级就派上了用场。
他们作为国家的使者,负责接待其他国家的来客,又或者是代表国家出使他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
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掘了自己的价值,也增加了不少安全感。
拿破仑通过这样的举动,稳定了占据社会多数资源的旧贵族阶层,同样也稳定了政治秩序。
面对新兴的资本主义阶层,他同样予以全面地扶持。
他自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会在国内新建银行,会大力发展多种金融业务,也会通过国家政策来推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贸易的发展。
于内,他减少商品贸易的征税额度,通过交通路线的部署,为商品贸易提供支持,同时也通过市场法律法规的颁布,调整市场秩序,使国内的经济变得一派繁荣。
于外,他积极开辟国外的贸易渠道,通过银行的种种金融业务,在国外实施资本主义的早期投资产业。
法国也因为他的带领,与欧洲的其他国家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往来。
与此同时,他还敏锐意识到,要想保证不落于世界潮流之后,法国首先要做到发展工业化生产。
在西方社会,工业革命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拿破仑作为一个明智的君王,也感受到了工业化发展为国家带来的推动作用。
所以他积极开放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业岗位,帮助工人实施就业与再就业。
在重工业发展领域,他也会不遗余力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法国整体工业水平的上升。
对于底层民众,拿破仑也同样采取了安抚性的政策。
他通过法律来保护所有人的私有财产,任何人胆敢私自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利,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他也积极为底层民众开辟就业岗位,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不管是民族资本主义还是城市小生产者,他都希望大家能够安居乐业。
他的政策照顾到了国家的方方面面,也让各个阶层的群体感受到了巨大的归属感,所以帝国的本质,还是在追求民众所期盼的平等和自由。
既然人们能够从帝国的发展制度中看到希望,那么对大家来说,法兰西共和国和法兰西帝国,便不会再有任何差别。
所以即使法国民众通过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社会,他们也不会抗拒由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帝国。
他们一直致力于争取的,也正是这样的生活局面。
维持稳定,增加限制
拿破仑曾经说过:“我所做的一切,某些部分并不是我真正需要的东西,那是这个国家强加给我的权利。”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话并没有错。
1800年,身为共和国执政官的拿破仑,遭到了一次大规模的暗杀袭击,他在这次暗杀行动中侥幸逃脱,但也因此收获了极大的教训。
在共和国阶段,法兰西内部的政治秩序一直不稳定,只有建立一个世袭制度的帝国,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才能真正安稳下来。
那时候他们就会明白,光是刺杀拿破仑,光是阻止拿破仑的政令实施,并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他的继承者已经在培养,而他的继承者也会继承他的遗志,继续推动法国向着前方滚动。
为了稳定国内的秩序,为了保证政权结构的一致性,他必须登上帝位。这是外部条件赋予他的权利,也是给他带来的制约。
结语: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英雄人物,他出生在法国最需要英雄的时代,也真正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领军者。
不管是法兰西帝国还是法兰西共和国,他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建设了最理想的政治效果,也正因如此,兵败滑铁卢才会显得那么悲凉。
参考资料:
《法兰西帝国》
《欧洲简史》